一种多层压电陶瓷驱动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7224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压电陶瓷驱动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压电陶瓷驱动器技术领域。驱动器包括压电陶瓷、内电极、外电极和绝缘层A,其中,压电陶瓷和内电极交替堆叠,组成陶瓷生坯,陶瓷生坯相对的两侧利用绝缘层A对内电极进行交替覆盖,使每一层的内电极只有一侧外漏,绝缘层A所在的陶瓷生坯侧壁上设置有外电极,外电极接触有内电极外漏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电极全部置于压电陶瓷之间,即内电极为全电极,提高电极利用率(100%),而且内电极全部覆盖压电陶瓷,无层间厚度差异,减小裂纹产生风险,提高共烧过程良率,同时,内电极没有非活性区,没有应力集中或裂纹扩展,提高动态工作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压电陶瓷驱动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压电陶瓷驱动器。


技术介绍

1、压电陶瓷作为一种能够实现机械能和电能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在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层叠堆压电陶瓷由多个压电陶瓷薄片通过电极交替连接而成,当施加电场时,压电陶瓷薄片会发生形变,由于多层结构的叠加,整体的位移量得到显著提高,随着工业智能化的推进,对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的驱动器需求日益增长,多层压电陶瓷驱动器应运而生。

2、目前,市场上的多层压电陶瓷驱动器多采用局部内电极叠层结构,如中国专利文件cn118157512a公开的分区结构的多层压电陶瓷驱动器,虽然已具备一定的位移输出和响应速度,但仍存在以下缺点:

3、1、电极利用率低:传统叠层结构采用局部内电极设计,仅部分区域参与电场作用,导致有效应变面积不足(通常<60%),位移输出受限(单层应变<0.1%);

4、2、过程缺陷:共烧过程易产生层间微裂纹(缺陷率>3%);

5、3、寿命降低:内电极边缘存在非活性区域,工作时产生层间应力集中(层间剪切应力峰值达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压电陶瓷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电陶瓷、内电极、外电极和绝缘层A,其中,压电陶瓷和内电极交替堆叠,组成陶瓷生坯,陶瓷生坯相对的两侧利用绝缘层A对内电极进行交替覆盖,使每一层的内电极只有一侧外漏,绝缘层A所在的陶瓷生坯侧壁上设置有外电极,外电极接触有内电极外漏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压电陶瓷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压电陶瓷和内电极截面形状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压电陶瓷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压电陶瓷和内电极均为长方体,陶瓷生坯另外两侧分别设置有绝缘层B。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压电陶瓷驱动器,其特征在于,绝缘层A和绝缘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压电陶瓷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电陶瓷、内电极、外电极和绝缘层a,其中,压电陶瓷和内电极交替堆叠,组成陶瓷生坯,陶瓷生坯相对的两侧利用绝缘层a对内电极进行交替覆盖,使每一层的内电极只有一侧外漏,绝缘层a所在的陶瓷生坯侧壁上设置有外电极,外电极接触有内电极外漏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压电陶瓷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压电陶瓷和内电极截面形状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压电陶瓷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压电陶瓷和内电极均为长方体,陶瓷生坯另外两侧分别设置有绝缘层b。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压电陶瓷驱动器,其特征在于,绝缘层a和绝缘层b选用pzt基材料,厚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杰郇正利杨月霞刘兆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智达微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