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571749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物联网智能照明控制技术领域,包括通过采集多模态传感器数据,计算信息熵构建熵驱动权重,并结合占用率变化提取行为漂移率,实现对照明场景状态的动态识别,根据行为漂移率选择状态迁移图,并基于熵驱动权重激活状态节点,确定当前照明环境。进一步利用表达压缩构建状态信息向量,基于该向量生成因果邻接矩阵,并对状态迁移图进行结构修正;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获取最优照明控制指令,驱动照明系统实时响应。实现了照明策略的自适应生成与控制结构的动态演化,提升了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控制鲁棒性与节能效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智能照明控制,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物联网(iot)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照明系统作为智慧建筑与绿色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渐从传统定时控制或感应触发模式,演化为具备自适应学习与数据驱动决策能力的智能控制系统。现有智能照明方案大多基于单一传感器触发规则或预设场景策略实现控制逻辑,缺乏对多源数据之间复杂交互关系的深入建模,难以应对多样化用户行为与环境动态变化的耦合调控需求,导致能耗效率与舒适度控制精度存在明显不足。

2、现有技术中,一些方法采用占用传感器或光照传感器判断房间状态,并据此切换开关或调节亮度,但无法综合温湿度、浓度等多模态数据对照明场景的影响关系。少数系统尝试引入机器学习模型进行照度预测或行为识别,但由于缺乏结构化状态迁移机制与因果建模支撑,仍存在模型泛化能力弱、对极端行为响应迟缓、控制指令稳定性差等问题。此外,当前多数控制系统在结构演化方面停留于固定拓扑结构,未能根据实际状态变化动态调整照明状态转移路径与控制策略,导致结构冗余或失配现象普遍存在,制约系统整体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模态传感器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光照强度、温度、占用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所述状态迁移图包括,判断当前行为漂移率的所处区间,从预定义的状态迁移图集中选择对应的状态迁移图;所述状态迁移图集包括,静态图、动态图和异常图;所述状态迁移图包括状态节点和状态迁移边;所述状态节点表示照明场景状态;所述状态迁移边表示在不同照明场景状态之间的可转移路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模态传感器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光照强度、温度、占用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所述状态迁移图包括,判断当前行为漂移率的所处区间,从预定义的状态迁移图集中选择对应的状态迁移图;所述状态迁移图集包括,静态图、动态图和异常图;所述状态迁移图包括状态节点和状态迁移边;所述状态节点表示照明场景状态;所述状态迁移边表示在不同照明场景状态之间的可转移路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多模态特征进行表达压缩包括,剔除熵驱动权重压缩阈值的模态特征,仅保留熵驱动权重压缩阈值的模态特征组成压缩特征集合;将当前照明场景状态、压缩特征集合,以及行为漂移率,拼接成三维的状态信息向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因果邻接矩阵包括,基于所述状态信息向量的时间序列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预测期望照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联网的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职英胡雪松王睿杨静赵钰鸽王高科杨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时佰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