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织布生产设备,尤其公开了一种针织布的智能生产流水线。
技术介绍
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服装的需求大幅增长,2024年全球针织面料市场规模达1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62%,中国针织行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85%,年均复合增长率13%。针织布生产流水线是一种集成化、连续化的生产方式,通过串联多个专业设备单元,将纱线原料逐步加工为成品针织布。
2、当前针织布生产面临工艺割裂问题,传统产线的织造、染色、定型等单元独立运作,依赖人工中转与调参(如纱线特性与染整工艺不匹配),导致效率低下(平均切换耗时2-3小时)且次品率高达8%-12%,且布面瑕疵(断纱、色差等)多在成品阶段才被发现,造成原料浪费。2019年纺织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因此类问题导致的年损耗超200亿元。
3、因此,亟需一种集成智能感知、实时决策,打通纱线到成品布全链条,减少中转停滞的新型流水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织布的智能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扫描单元(1)、织布单元(2)、染布单元(3)、定型单元(4)及印花单元(5),扫描单元(1)包括用于获取织布单元(2)中纱线信息的采集模块、用于接收外部预存图像信息的储存模块和处理模块,处理模块用于接收采集模块获取的数据并与储存模块内的预存图像信息进行对比,处理模块选择符合纱线信息的预存图像信息并控制织布单元(2)生成坯布,染布单元(3)对坯布进行染色处理,定型单元(4)对染色后的坯布进行烘干定型,印花单元(5)对烘干定型后的坯布进行印花形成成品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布的智能生产流水线,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布的智能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扫描单元(1)、织布单元(2)、染布单元(3)、定型单元(4)及印花单元(5),扫描单元(1)包括用于获取织布单元(2)中纱线信息的采集模块、用于接收外部预存图像信息的储存模块和处理模块,处理模块用于接收采集模块获取的数据并与储存模块内的预存图像信息进行对比,处理模块选择符合纱线信息的预存图像信息并控制织布单元(2)生成坯布,染布单元(3)对坯布进行染色处理,定型单元(4)对染色后的坯布进行烘干定型,印花单元(5)对烘干定型后的坯布进行印花形成成品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布的智能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第一视觉相机,纱线信息包括纱线的颜色、材质及股线规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布的智能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布单元(2)包括针织大圆机,针织大圆机包括机架(6)、供纱组件(7)、编织组件(8)及卷布组件(9),供纱组件(7)包括设置在机架(6)上用于导入纱线的穿线架(10)、用于导引穿线机(10)引入的纱线移动方向的导丝器(11),导丝器(11)设有多组,多组导丝器(11)等间距设置在穿线架(10)上;编织组件(8)包括设置在机架(6)上的倒纱盘(12)、活动设置在倒纱盘(12)上的钩针转盘(13)、固定设置在倒纱盘(12)上的倒纱器(14)及活动安装在钩针转盘(13)内的纺织针(15);卷布组件(9)包括收卷电机及与机架(6)转动连接的收卷辊(16);纱线经由导丝器(11)排序后进入编织组件(8),纺织针(15)钩取纱线形成线圈,钩针转盘(13)带动纺织针(15)旋转完成连续编织是线圈形成坯布,坯布绕设在收卷辊(16)上,收卷电机驱动收卷辊(16)转动将坯布均匀卷取并保持张力稳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针织布的智能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6)上设有摄像装置(17),摄像装置(17)位于编制组件与卷布组件(9)之间,摄像装置(17)包括摄像组件(18)、驱动摄像组件(18)移动的滑动组件(19),摄像组件(18)用于检测坯布的瑕疵点,摄像组件(18)包括第二视觉相机(20)、光源组件(21)、操作终端、贴标机(22)及连接板(23),第二视觉相机(20)与贴标机(22)经由连接板(23)安装在移动组件上,操作终端分别与第二视觉相机(20)、移动组件电性连接,第二视觉相机(20)检测坯布并将数据输送至操作终端,操作终端控制移动组件带动贴标机(22)对坯布的瑕疵点进行贴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布的智能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染布单元(3)包括依次设置的漂洗机、染色机(24)及皂洗机,染色机(24)包括染缸(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绿昇环保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