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使用的上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6854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使用的上下料机构,包括移栽模组、升降模组、出料带和回收带,所述升降模组配置于所述移栽模组的下方,所述升降模组包括升降组件、传送组件和循环箱,所述升降组件配置于所述循环箱的下端,所述传送组件在所述循环箱内上下循环移动,所述升降组件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循环箱的底端面与所述传送组件相连接,所述循环箱内的顶端为出料区,底端为回收区,所述出料带的输出端衔接所述出料区,所述回收带的输入端衔接所述回收区,所述传送组件用于输入和输出载台。本技术涉及碳盒组装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碳盒组装,尤其涉及一种循环使用的上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1、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电子制造和精密加工等领域,这些行业对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有着极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上下料方式多依赖人工操作或半自动化设备,这不仅增加了人力成本,还限制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对更高自动化水平的上下料装置提出了新的需求。

2、传统的人工上下料方式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人工成本高昂,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上升,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其次,生产效率受限,人工操作的速度远不能满足高速生产线的需求,从而影响整体生产效率;最后,传统的人工上下料区域通常需要较大的工作空间,不利于车间布局的优化,占用了宝贵的生产空间。

3、因此,设计一种循环使用的上下料机构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循环使用的上下料机构,旨在解决现有的上下料技术中人工操作效率低、成本高及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使用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移栽模组(1)、升降模组(2)、出料带(3)和回收带(4),所述升降模组(2)配置于所述移栽模组(1)的下方,所述升降模组(2)包括升降组件(5)、传送组件(6)和循环箱(7),所述升降组件(5)配置于所述循环箱(7)的下端,所述传送组件(6)在所述循环箱(7)内上下循环移动,所述升降组件(5)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循环箱(7)的底端面与所述传送组件(6)相连接,所述循环箱(7)内的顶端为出料区,底端为回收区,所述出料带(3)的输出端衔接所述出料区,所述回收带(4)的输入端衔接所述回收区,所述传送组件(6)用于输入和输出载台(8)。

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使用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移栽模组(1)、升降模组(2)、出料带(3)和回收带(4),所述升降模组(2)配置于所述移栽模组(1)的下方,所述升降模组(2)包括升降组件(5)、传送组件(6)和循环箱(7),所述升降组件(5)配置于所述循环箱(7)的下端,所述传送组件(6)在所述循环箱(7)内上下循环移动,所述升降组件(5)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循环箱(7)的底端面与所述传送组件(6)相连接,所述循环箱(7)内的顶端为出料区,底端为回收区,所述出料带(3)的输出端衔接所述出料区,所述回收带(4)的输入端衔接所述回收区,所述传送组件(6)用于输入和输出载台(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使用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6)包括传送架(61)、对称于所述传送架(61)内部两侧前后端的两个主动轮(62)和两个从动轮(63)、连接于两个主动轮(62)之间的联轴器(64)、配置于所述传送架(61)后端的驱动电机(65)、对称于所述传送架(61)内部两侧中部的支撑台(66)、啮合于所述主动轮(62)和从动轮(63)之间的传送皮带(67)以及分别位于所述传送架(61)前后两端的光电传感器(68),所述驱动电机(65)的输出端通过皮带啮合驱动所述联轴器(64),两条所述传送皮带(67)用于共同支撑传送所述载台(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使用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5)包括升降气缸(51)、气缸支撑架(52)、四根导向杆(53)、四个杆套(54)、两根伸缩杆(55)以及杆定位块(56),所述气缸支撑架(52)设置于所述循环箱(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飞阳斌董争武敖俊尤荣禧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