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仲裁数据管理,尤其涉及基于大模型的仲裁数据智能采集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交通事故仲裁、责任认定等场景中,事故现场的图像证据是还原碰撞过程、推算碰撞角度与速度的核心依据。目前,现场图像多由当事人通过不同型号手机拍摄,法务团队需基于这些图像,通过多视角建模技术重建3d场景,进而量化分析车辆变形深度、刹车痕长度等关键参数。
2、然而,由于手机硬件特性与算法设计差异,图像的exif元数据存在显著的隐性失真问题:一方面,不同厂商对exif焦距的记录存在实现差异,另一方面,双或三摄手机在低光、近距离等场景下会自动从物理长焦镜头切换为主摄加数码裁切,却仍在exif中写入长焦等效焦距,导致图像标称参数与实际成像视场角不匹配。
3、现有技术中,建模软件通常直接依赖exif焦距进行参数初始化,若存在上述失真问题,会导致3d重建模型出现尺度漂移,进而引发碰撞角度、速度计算误差超过15%,远超责任划分的阈值要求。此外,行业内普遍缺乏对多源图像的统一校准机制与存证手段,图像篡改、参数修正过程不可追溯等问题进一步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大模型的仲裁数据智能采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模型的仲裁数据智能采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事故现场的原始图像构建原始日志记录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模型的仲裁数据智能采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原始日志记录表对原始图像进行伪焦距标记,以得到候选伪焦距图像,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模型的仲裁数据智能采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候选伪焦距图像中选择具有标准物理长度的对象作为参考目标,基于参考目标和候选伪焦距图像构建三元组,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模型的仲裁数据智能采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模型的仲裁数据智能采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事故现场的原始图像构建原始日志记录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模型的仲裁数据智能采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原始日志记录表对原始图像进行伪焦距标记,以得到候选伪焦距图像,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模型的仲裁数据智能采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候选伪焦距图像中选择具有标准物理长度的对象作为参考目标,基于参考目标和候选伪焦距图像构建三元组,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模型的仲裁数据智能采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志刚,骆颖,张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互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