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蚊防虫复合纤维及其在针织面料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66301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复合纤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蚊防虫复合纤维及其在针织面料中的应用。该复合纤维由基体纤维材料、光响应组分、驱蚊虫活性组分等经静电纺丝制成。光响应组分通过偶氮苯与蒽醌单元的协同作用实现光响应,驱蚊虫活性组分含马来酰亚胺结构,两者通过D‑A键相互作用形成动态复合物,可通过D‑A键的断裂与重组释放驱蚊虫组分和进行重组储备,实现智能调控。该复合纤维制成的针织面料防蚊虫效果持久且可控,适用于各类需要防蚊虫的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纤维,尤其涉及一种防蚊防虫复合纤维及其在针织面料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夏季蚊虫侵扰问题加剧,防蚊防虫针织面料在日常服饰、户外用品等领域的需求持续上升,但现有技术仍存在明显短板:传统防蚊面料多采用直接添加驱蚊剂的方式,活性成分缺乏有效束缚,易因洗涤、摩擦等外力作用快速流失,导致防蚊效果持久性差,通常使用1-2周后驱蚊率便大幅下降;且驱蚊剂释放无法按需调控,往往前期释放过快造成浪费或皮肤不适,后期释放不足难以维持防护效果。

2、此外,现有技术部分采用光响应型防蚊材料,但响应机制单一,对光照条件要求苛刻,仅能在特定波长紫外光下触发释放,在自然光等复杂环境中难以实现稳定的动态调控,无法满足实际使用场景中对防蚊效果精准控制的需求,这些问题极大制约了防蚊防虫面料的功能性与实用性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蚊防虫复合纤维及其在针织面料中的应用。

2、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蚊防虫复合纤维,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蚊防虫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通过静电纺丝制成:基体纤维材料:60-90份、光响应组分:5-15份、驱蚊虫活性组分:5-10份、三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液:600-750份、对苯二酚:0.1-0.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0.1-0.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蚊防虫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响应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蚊防虫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1)中4-羟基偶氮苯和醋酸酐按摩尔比为1:1-1.2,4-羟基偶氮苯、吡啶、无水二氯甲烷和去离子水按重量比为1:0.03-0.07:8-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蚊防虫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通过静电纺丝制成:基体纤维材料:60-90份、光响应组分:5-15份、驱蚊虫活性组分:5-10份、三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液:600-750份、对苯二酚:0.1-0.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0.1-0.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蚊防虫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响应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蚊防虫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1)中4-羟基偶氮苯和醋酸酐按摩尔比为1:1-1.2,4-羟基偶氮苯、吡啶、无水二氯甲烷和去离子水按重量比为1:0.03-0.07:8-12:5-9;(2)中4-乙酰基偶氮苯、氢化钠和4-溴-1-丁醇按摩尔比为1:1.2-1.6:1-1.2,4-溴-1-丁醇和无水四氢呋喃按重量比为1:4-6,4-乙酰基偶氮苯的四氢呋喃溶液指的是4-乙酰基偶氮苯和无水四氢呋喃按重量比1:3-5混合制成;(3)中4-(4-溴丁氧基)偶氮苯、1,5-二羟基蒽醌和碳酸钾按摩尔比为2:1-1.2:2.5-3.5,4-(4-溴丁氧基)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亢卫军张文凯曹雅蓉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晨曦朝露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