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单壁碳纳米管材料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66234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取样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装式单壁碳纳米管材料取样装置,包括凸边壳,所述凸边壳的外表面后部对称贯穿开设有两个通水口,所述凸边壳的前端设置有组装件,所述凸边壳的直径与弯管上的取样口大小相适配,所述凸边壳的后端中部贯穿转动安装有连接柱,所述凸边壳的外表面后部对称贴紧设置有两个封板,所述封板的外表面与凸边壳的外表面共面,所述封板与通水口呈错位设置,所述封板与连接柱的后端部相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前端部对称延伸有两个转耳。本发明专利技术确保了取样过程不会污染现场,同时方便了取样,还方便了和弯管组装,并能够适应不同弯曲角度的弯管进行组装,有效的提高了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取样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装式单壁碳纳米管材料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1、为降低水污染,通常需要对管道中流动的水进行取样检测。其中在对含有低浓度的有机污染物的水进行取样时,为解决水中污染物浓度过低,直接检测难度大的问题,需要利用单壁碳纳米管制成的取样设施对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收聚集,随后再利用有机溶剂,将有机污染物从单壁碳纳米管上洗脱,以得到高浓度样品。

2、由于管道的弯曲部位会形成涡流等现象,该种现象会提高单壁碳纳米管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收效率,故而取样口大多布设在管道的弯曲部位,即弯管的中心位置,随后再将单壁碳纳米管制成的取样设施固定在取样口处即可进行取样,然而在实际取样的过程中,取样设施在取出或放入取样口时,弯管内的水会从取样口处流出,导致现场被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组装式单壁碳纳米管材料取样装置。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装式单壁碳纳米管材料取样装置,包括凸边壳,所述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式单壁碳纳米管材料取样装置,包括凸边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边壳(1)的外表面后部对称贯穿开设有两个通水口(20),所述凸边壳(1)的前端设置有组装件,所述凸边壳(1)的直径与弯管上的取样口大小相适配,所述凸边壳(1)的后端中部贯穿转动安装有连接柱(27),所述凸边壳(1)的外表面后部对称贴紧设置有两个封板(2),所述封板(2)的外表面与凸边壳(1)的外表面共面,所述封板(2)与通水口(20)呈错位设置,所述封板(2)与连接柱(27)的后端部相连接,所述连接柱(27)的前端部对称延伸有两个转耳(25),所述凸边壳(1)的内侧中部设置有取样座(16),所述取样座(16)的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单壁碳纳米管材料取样装置,包括凸边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边壳(1)的外表面后部对称贯穿开设有两个通水口(20),所述凸边壳(1)的前端设置有组装件,所述凸边壳(1)的直径与弯管上的取样口大小相适配,所述凸边壳(1)的后端中部贯穿转动安装有连接柱(27),所述凸边壳(1)的外表面后部对称贴紧设置有两个封板(2),所述封板(2)的外表面与凸边壳(1)的外表面共面,所述封板(2)与通水口(20)呈错位设置,所述封板(2)与连接柱(27)的后端部相连接,所述连接柱(27)的前端部对称延伸有两个转耳(25),所述凸边壳(1)的内侧中部设置有取样座(16),所述取样座(16)的后端部旋紧有柱状网(21),所述柱状网(21)的外表面与取样座(16)的外表面共面,所述取样座(16)的中部贯穿镶嵌有转动柱(22),所述转动柱(22)的后端部同轴延伸有插帽(24),所述插帽(24)从柱状网(21)的后端滑动贯穿出,所述连接柱(27)的前端部与转耳(25)均插合于插帽(24)的内部,所述取样座(16)与凸边壳(1)之间设置有压封件,所述柱状网(21)的内部填充有单壁碳纳米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单壁碳纳米管材料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边壳(1)的凸边后端安装有橡胶圈(19),所述连接柱(27)的外表面中部同轴镶嵌有限位环(26),所述限位环(26)顶紧于凸边壳(1)的内部后端,所述连接柱(27)的后端部对称延伸有两个v形接架(33),所述v形接架(33)顶紧于凸边壳(1)的后端面,所述v形接架(33)的端部与封板(2)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单壁碳纳米管材料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封件包括同轴延伸在凸边壳(1)的内表面前部的顶封环(23),所述顶封环(23)的内表面贴合于取样座(16)的外表面,所述取样座(16)的外表面同轴延伸有压封环(14),所述压封环(14)压紧于顶封环(23)的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装式单壁碳纳米管材料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边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彬魏广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永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