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566141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5
本技术公开一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蓄水箱、混肥箱、抽液泵和增压泵,蓄水箱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和抽水泵,抽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一引水管,第一引水管伸入蓄水箱底部,抽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二引水管,第二引水管与设置在混肥箱顶部的进液口连通;混肥箱顶部还设置有加肥口和搅拌电机,搅拌电机居中设置并与混肥箱内的搅拌轴固定连接;混肥箱底部的出液口与抽液泵的进液端连通,抽液泵的出液端连接有管道过滤器,管道过滤器的另一端与增压泵的进液端连通,增压泵的另一端连接有灌溉管网。该灌溉装置将灌溉与施肥相结合,实现水肥一体化,灌溉效率高,不易堵塞,能够有效节约水和肥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肥一体化,具体涉及一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1、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蔬菜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蔬菜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2、例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1721397696.1公开一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包括主输水管道、分支管道、吸肥装置、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吸肥装置包括文丘里管、混合肥料罐、分支管道逆止阀等;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包括电动流量调节阀、电磁流量计、ph传感器、ec传感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本技术的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系统可根据检测到的ph/ec值,根据不同作物对肥料浓度的需求,通过电磁流量计测得的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安装有蓄水箱(2)、混肥箱(5)、抽液泵(7)和增压泵(9),蓄水箱(2)顶部设置有进水口(14)和抽水泵(4),抽水泵(4)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一引水管(3),第一引水管(3)伸入蓄水箱(2)底部,抽水泵(4)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二引水管(17),第二引水管(17)与设置在混肥箱(5)顶部的进液口连通;混肥箱(5)顶部还设置有加肥口(15)和搅拌电机(16),搅拌电机(16)居中设置并与混肥箱(5)内的搅拌轴(6)固定连接;混肥箱(5)底部的出液口与抽液泵(7)的进液端连通,抽液泵(7)的出液端连接有管道过滤器(8),管道过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安装有蓄水箱(2)、混肥箱(5)、抽液泵(7)和增压泵(9),蓄水箱(2)顶部设置有进水口(14)和抽水泵(4),抽水泵(4)的进水端连接有第一引水管(3),第一引水管(3)伸入蓄水箱(2)底部,抽水泵(4)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二引水管(17),第二引水管(17)与设置在混肥箱(5)顶部的进液口连通;混肥箱(5)顶部还设置有加肥口(15)和搅拌电机(16),搅拌电机(16)居中设置并与混肥箱(5)内的搅拌轴(6)固定连接;混肥箱(5)底部的出液口与抽液泵(7)的进液端连通,抽液泵(7)的出液端连接有管道过滤器(8),管道过滤器(8)的另一端与增压泵(9)的进液端连通,增压泵(9)的另一端连接有灌溉管网。

2.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强曹莹刘燕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农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