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搭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63612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搭扣,包括壳体、扣合部,还包括移动件,所述移动件的移动路径延伸方向与扣合部的移动路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通过移动件对扣合部进行抵触从而进行控制扣合部是否移动,当移动件与扣合部为非抵触状态时,扣合部的内部空间对扣件进行限位,从而完成锁定状态;当扣合部进行移动时,其移动路径与移动件的移动方向相垂直,通过移动件进行抵触并挤压扣合部,从而使扣合部被撑开而进行移动,完成解锁状态;完成解锁状态后需要重新锁定扣件时,重新按压移动件使扣合部处于解锁状态,对应置入扣件,放松移动件后扣合部恢复至对扣件进行限位的状态,其整体所需空间较小,且该种操作的实现方式简单,易于实现,使用者可单手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搭扣,具体涉及一种搭扣。


技术介绍

1、搭扣为应用于箱包、门襟、衣物等需要调整开合状态的锁定部件,衣物如夹克、帽子、鞋子,或背包都会有扣合的需求,这种封闭装置用于将两个组件扣合在一起,例如作为手提箱、包、衣服、鞋子或头盔的封闭装置。

2、现有技术中,通过扣锁进行连接两个对应的部件,根据需要进行锁定或解锁,但是如箱包搭扣的使用方式上,现有的锁扣需要用一只手将包具稳定住,另一只手打开锁扣,无法单手完成解锁操作,使用存在一定的不便。同时现有技术中的搭扣由于缺少相应的对位结构,无法实现自动对位固定,需要人为对准位置插入,使用过程的便捷性有待改进;此外,在使用过程中,箱包的搭扣与其他物件进行触碰时,存在误触解锁的问题,误触解锁后箱包为开启状态,存在箱包内部物品掉落至外部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搭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搭扣,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通过移动件对扣合部进行抵触从而进行控制扣合部是否移动,当移动件与扣合部为非抵触状态时,扣合部的内部空间对扣件进行限位,从而完成锁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搭扣,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内的扣合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扣合部(2)移动与否的移动件(3),所述移动件(3)的移动路径延伸方向与扣合部(2)的移动路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部(2)包括一端与壳体(1)相连接的弹性部(21)、与弹性部(21)远离壳体(1)的一端相连接的扣体(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22)包括与弹性部(21)连接的扣体本体(221)、设置于扣体本体(221)上并与移动件(3)相对设置的抵触块(2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搭扣,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内的扣合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扣合部(2)移动与否的移动件(3),所述移动件(3)的移动路径延伸方向与扣合部(2)的移动路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部(2)包括一端与壳体(1)相连接的弹性部(21)、与弹性部(21)远离壳体(1)的一端相连接的扣体(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22)包括与弹性部(21)连接的扣体本体(221)、设置于扣体本体(221)上并与移动件(3)相对设置的抵触块(2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第一限位槽(16)、第二限位槽(17),所述第一限位槽(16)与第二限位槽(17)相互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块(222)朝向挤压块(32)的一侧设置第一贴合面(2221);所述挤压块(32)于与其移动方向相垂直的两侧设置的第二贴合面(321),所述第一贴合面(2221)与第二贴合面(321)相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搭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康勇徐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