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扭电缆成缆机,属于成缆机。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电力建设的快速发展,电线电缆行业得到了高速发展,其需求量持续增长,电缆生产是将不同的电缆牵引到绞收线结构,然后进行绞合,目前,部分成缆机在绞合作业中,电缆牵引上线时缺乏有效的张紧调节结构,当电缆穿过在上线过程中容易出现张紧力不足的情况,常规成缆机无法根据实际张紧需求灵活改变电缆的张紧力度,导致电缆在成缆过程中易处于松弛状态,无法在后续绞合中实现有效稳定的绞合,影响成缆质量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扭电缆成缆机,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成缆机无法根据实际张紧需求灵活改变电缆的张紧力度,导致电缆在成缆过程中易处于松弛状态,无法在后续绞合中实现有效稳定的绞合,影响成缆质量稳定性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扭电缆成缆机,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盘,第一安装盘一侧转动设置有电缆摇架篮,电缆摇架篮上贯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扭电缆成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盘(3),所述第一安装盘(3)一侧转动设置有电缆摇架篮(4),所述电缆摇架篮(4)上贯穿开设有第一进线孔(5),所述电缆摇架篮(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盘(6),所述第二安装盘(6)上贯穿开设有第二进线孔(7),所述第二安装盘(6)的一侧设置有牵引盘(8),所述牵引盘(8)上贯穿开设有牵引孔(9),所述底座(1)上转动设置有主轴(10),所述主轴(10)贯穿第一安装盘(3)和第二安装盘(6),所述主轴(10)与第一安装盘(3)和第二安装盘(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扭电缆成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盘(3),所述第一安装盘(3)一侧转动设置有电缆摇架篮(4),所述电缆摇架篮(4)上贯穿开设有第一进线孔(5),所述电缆摇架篮(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盘(6),所述第二安装盘(6)上贯穿开设有第二进线孔(7),所述第二安装盘(6)的一侧设置有牵引盘(8),所述牵引盘(8)上贯穿开设有牵引孔(9),所述底座(1)上转动设置有主轴(10),所述主轴(10)贯穿第一安装盘(3)和第二安装盘(6),所述主轴(10)与第一安装盘(3)和第二安装盘(6)固定设置,所述主轴(10)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轴(11),所述固定轴(11)与牵引盘(8)固定设置,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主轴(10)和电缆摇架篮(4)运动的驱动结构,所述牵引盘(8)上开设有两条沿固定轴(11)径向延伸的滑动槽(12),两条所述滑动槽(12)内部滑动设置有滑动板(13),所述滑动板(13)之间转动设置有两根张紧轴(14),所述固定轴(11)上开设有连接槽(15),所述滑动板(13)朝向固定轴(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远离滑动板(13)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槽(15)的内部,所述固定轴(11)上设置有用于推动连接杆(16)的推动结构,所述滑动板(13)朝向固定轴(11)的一侧与滑动槽(12)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扭电缆成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1011)、第一转轴(1012)、主动轮(1013)、从动轮(1014)和第二转轴(1015),所述电机(1011)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第一转轴(1012)与电机(1011)动力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012)上远离电机(1011)的一端朝着第一安装盘(3)的方向延伸并与主轴(10)固定设置,所述主动轮(1013)套接在主轴(10)的外表面,所述从动轮(1014)转动设置在第一安装盘(3)远离电缆摇架篮(4)的一侧,所述主动轮(1013)与从动轮(1014)啮合,所述第二转轴(1015)与从动轮(10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015)的一端贯穿第一安装盘(3)并与电缆摇架篮(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扭电缆成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结构包括第一调节杆(1021)、转动块(1022)、连接块(1023)、调节块(1024)和装配盘(1025),所述连接块(1023)滑动设置在连接槽(15)的内部,所述第一调节杆(1021)转动设置在固定轴(11)上,所述第一调节杆(1021)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槽(15)的内部并与连接块(1023)螺纹连接,所述调节块(1024)设置在连接块(1023)上,所述调节块(1024)能够与连接杆(16)抵接,所述第一调节杆(1021)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轴(11)的外侧并与转动块(1022)固定连接,所述装配盘(1025)固定设置在第一调节杆(1021)位于连接槽(15)内部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川,宋文峰,朱杭忠,詹银炜,毛莺音,陈守元,朗燕妮,徐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元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