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油田常采井开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常采井用双锚定封隔器。
技术介绍
1、油田开发过程中,经常采用丢手式堵水管柱,主要有以下优点:1.避免检泵、加深泵挂等与封堵失效无关的作业时更换封隔器,影响原油开采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2.避免生产泵抽汲油液造成管柱蠕动影响封隔器封堵性能,使之有效封堵时间缩短,造成作业工作量增加。在油层出水状况认识清楚情况下采用丢手式堵水管柱更为合理,目前,生产中采用的堵水用桥塞、封隔器各种各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组装难度大,组装故障率高;
3、2.采取上提解封方式,解封负荷大,作业困难,甚至无法解封,常造成大修。
4、3.丢手接头丢手上提力过大时易造成误解封,致使封堵作业无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解封力大、结构复杂、组装复杂、封堵成功率低、不能满足多层丢手封堵等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常采井用双锚定封隔器。
2、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常采井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常采井用双锚定封隔器,包括中心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1)上靠近中间的位置处连接有封堵机构和锚定机构,所述中心管(1)的下端连接有释放解卡机构,所述中心管(1)的上端连接有丢手机构;所述释放解卡机构包括续箍(2),所述续箍(2)与中心管(1)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续箍(2)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弹簧爪(3),所述弹簧爪(3)内套接有支撑体(4)且所述支撑体(4)与弹簧爪(3)之间通过控制销钉C(5)进行连接,所述弹簧爪(3)的外部设置有下接头(6);所述封堵机构包括固定在中心管(1)外侧壁上的胶筒(7)和筒套(8),所述筒套(8)与中心管(1)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常采井用双锚定封隔器,包括中心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1)上靠近中间的位置处连接有封堵机构和锚定机构,所述中心管(1)的下端连接有释放解卡机构,所述中心管(1)的上端连接有丢手机构;所述释放解卡机构包括续箍(2),所述续箍(2)与中心管(1)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续箍(2)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弹簧爪(3),所述弹簧爪(3)内套接有支撑体(4)且所述支撑体(4)与弹簧爪(3)之间通过控制销钉c(5)进行连接,所述弹簧爪(3)的外部设置有下接头(6);所述封堵机构包括固定在中心管(1)外侧壁上的胶筒(7)和筒套(8),所述筒套(8)与中心管(1)之间上下滑动连接,所述胶筒(7)设在筒套(8)的外部,所述胶筒(7)的上方连接有坐卡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采井用双锚定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套(8)外部胶筒(7)的数量不少于2组,且相邻两组胶筒(7)之间设置有隔环(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采井用双锚定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机构包括护套(10),所述护套(10)套接在中心管(1)的外部,所述护套(10)的侧面上设置有槽孔(11),所述槽孔(11)内设置有卡瓦(12),所述卡瓦(12)与护套(10)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3),所述卡瓦(12)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锥体(14)、下锥体(15),所述上锥体(14)和下锥体(15)位于护套(10)和中心管(1)之间且分别与护套(10)和中心管(1)之间上下滑动连接,所述卡瓦(1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采用锥面型机构,所述卡瓦(12)的上下端面分别与上锥体(14)和下锥体(15)的锥面相吻合且紧靠在一起,且上锥体(14)和下锥体(15)的锥面与卡瓦(12)的上下端面之间滑动连接,所述下锥体(15)与下接头(6)通过螺纹进行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常采井用双锚定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卡机构包括连接头(16),所述连接头(16)套接在中心管(1)的外部且其上端与中心管(1)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头(16)的下端为缸套(17),所述缸套(17)与中心管(1)之间设置有锁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根业,杨红钦,曾照玉,陈亚超,陈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长葛市金博机械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