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架及泵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61722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架及泵头结构,其中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若干供摆轮穿过的第一穿孔,若干所述第一穿孔呈环形间隔分布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第一穿孔具有窄端,所述窄端朝向所述支架本体的中心。本技术的第一穿孔整体呈内窄外宽,在同样大小的支架本体上能够设置更多的第一穿孔,能够充分利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空间,有利于在支架本体上设置更多的第一穿孔,以供更多的摆轮穿过,实现增加增压泵的腔室数量的同时无需增大增压泵的体积,有利于增压泵的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增压泵,尤其涉及一种支架及泵头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净水器中常采用隔膜增压泵,增压泵头通常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活塞架、支架、膜片、活塞、隔膜室以及泵头盖,活塞架上设置若干摆轮,摆轮穿过支架与活塞连接,摆轮通常为圆柱状结构,支架上通常设有若干用于供摆轮穿过的圆形孔,若干圆孔为周向排列分布,但由于活塞架内周与外周的直径不同,常规的圆柱状结构摆轮需要占据活塞架内周的较大空间,导致活塞架上通常只能设置五个以下的摆轮,限制了增压泵的腔室数量。针对以上问题,技术人员研发出了水滴状的摆轮,使得摆轮能够像扇叶一样设置在活塞架上,充分利用活塞架的空间,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摆轮的数量,但现有的支架上的圆形孔的数量也限定了增压泵的腔室数量,只将摆轮设计为水滴状结构并不能真正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及泵头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架与水滴状的摆轮的适配性差,导致增压泵难以增加腔室数量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若干供摆轮穿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1)上设有若干供摆轮(31)穿过的第一穿孔(11),若干所述第一穿孔(11)呈环形间隔分布在所述支架本体(1)上,所述第一穿孔(11)具有窄端(111),所述窄端(111)朝向所述支架本体(1)的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穿孔(11)的左侧壁与一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穿孔(11)的右侧壁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孔(11)呈水滴状结构,所述第一穿孔(11)的左侧壁与右侧壁之间的夹角范围为50°-7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1)上设有若干供摆轮(31)穿过的第一穿孔(11),若干所述第一穿孔(11)呈环形间隔分布在所述支架本体(1)上,所述第一穿孔(11)具有窄端(111),所述窄端(111)朝向所述支架本体(1)的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穿孔(11)的左侧壁与一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穿孔(11)的右侧壁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孔(11)呈水滴状结构,所述第一穿孔(11)的左侧壁与右侧壁之间的夹角范围为50°-7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孔(11)朝向膜片(4)的一侧的孔沿设有圆弧倒角(1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朝向膜片(4)的一侧壁为平面壁(12),所述平面壁(12)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贝何海周栋罗勇浩曾敏炽梁叶锋龚圆杰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纯米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