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宜宾学院专利>正文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AI智能地下水位动态预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56057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领域,公开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AI智能地下水位动态预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多源数据,以突破单一数据来源的局限性,覆盖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各类因素;数据融合模块:采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和多智能体决策机制,通过加权线性组合分析不同尺度下各因素对地下水位的影响权重,确定特定区域的决定性因素。通过数据采集模块整合气象、水文地质、人类活动、建筑施工等多源数据,结合数据融合模块的多准则决策分析法与多智能体决策机制,能够综合量化不同因素对地下水位的影响权重,改变传统单一数据源的局限,全面捕捉地下水位变化的驱动因素,为精准预测奠定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具体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ai智能地下水位动态预测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领域,准确预测地下水位变化对于城市给排水规划、建筑抗浮设计及地质灾害预防具有关键意义。目前,现有的地下水位预测系统多采用单一数据源或固定权重分配方式,例如仅依赖地下水位监测仪的历史数据,或通过经验设定气象、水文等影响因素的权重,且缺乏对不同场景下主导因素的动态识别能力。然而,地下水位的变化受气象、水文地质、人类活动、建筑施工等多源数据的综合影响,并且在城市、社区、单体建筑等不同尺度下,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权重差异显著——城市尺度下气象因素影响较大,社区或单体建筑场景中人类活动及建筑施工的扰动更为突出。现有技术因无法有效融合多源数据并动态量化各因素权重,导致预测模型难以适应复杂场景变化,存在预测精度低、多尺度适配性差等问题,无法满足实际工程应用对高精度、智能化预测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ai智能地下水位动态预测系统,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AI智能地下水位动态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融合模块、AI预测模型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及输出模块,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AI智能地下水位动态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融合模块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AI智能地下水位动态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准则决策单元基于数据预处理单元输出的归一化数据,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初始权重W: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AI智能地下水位动态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智能体决策单元通过德尔菲法多轮迭代打...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ai智能地下水位动态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融合模块、ai预测模型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及输出模块,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ai智能地下水位动态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融合模块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ai智能地下水位动态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准则决策单元基于数据预处理单元输出的归一化数据,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初始权重w: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ai智能地下水位动态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智能体决策单元通过德尔菲法多轮迭代打分生成多智能体决策权重ww2的过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ai智能地下水位动态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i预测模型模块的分尺度预测逻辑为:各尺度均基于数据融合模块输出的最终权重分级,通过多轮次动态评估确定预测基础因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小波陈继彬刘邦李汉宸潘强曾勇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