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热处理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续加热炉的自动上料、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工业生产中,连续加热炉广泛应用于金属热处理、陶瓷烧结、玻璃退火等领域,其自动上料、下料装置的性能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传统的连续加热炉多采用贯穿炉体的输送带结构,通过输送带实现工件的连续进出及炉内输送。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显著问题:
2、工件受热不均问题尤为突出。传统输送带与工件下表面直接接触,导致工件底部受热不足,尤其在高温环境下,接触区域的热传递受阻,形成局部温差。这种不均匀受热易引发工件变形、开裂或性能不均,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现有改进方案虽能部分改善受热均匀性,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工件与输送带接触导致的底部热阻问题。
3、输送带寿命问题亟待解决。在高温和持续机械载荷的双重作用下,传统输送带易发生热膨胀、氧化腐蚀和拉伸变形,导致传动失效。频繁更换输送带不仅增加维护成本,还会造成生产中断。现有技术虽能延长使用寿命,但未解决高温下输送带张力动态变化的问题,仍需依赖人工定期调整张紧装置,效率低下。
4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加热炉的自动上料、下料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炉体(1)进料口与出料口处的两根第一传动辊(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加热炉的自动上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调节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阵列,布置在炉体(1)内,用于实时监测工件的表面温度;张力传感器,设置在输送网带(201)的张紧辊(203)附近,用于检测输送网带(201)的张力;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阵列、张力传感器、第一电机(202)及第二电机(302)信号连接;伺服驱动器,与所述PLC连接,用于调节第一电机(202)和第二电机(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加热炉的自动上料、下料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炉体(1)进料口与出料口处的两根第一传动辊(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加热炉的自动上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调节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阵列,布置在炉体(1)内,用于实时监测工件的表面温度;张力传感器,设置在输送网带(201)的张紧辊(203)附近,用于检测输送网带(201)的张力;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与所述温度传感器阵列、张力传感器、第一电机(202)及第二电机(302)信号连接;伺服驱动器,与所述plc连接,用于调节第一电机(202)和第二电机(302)的转速;所述plc根据温度传感器阵列的反馈数据,动态调整顶柱(303)的顶起频率和停留时间,并通过伺服驱动器同步控制输送网带(201)与传动带(301)的运行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加热炉的自动上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张紧辊(203),多个所述张紧辊(203)等距转动连接在炉体(1)下方设置的支架(101)上,所述输送网带(201)套接在张紧辊(203)上;所述支架(101)靠近中间位置的张紧辊(203)的两端对称开设有滑槽(102),所述滑槽(102)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03),所述张紧辊(203)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滑块(103)转动连接,所述滑槽(102)内设置有张紧弹簧(104),所述张紧弹簧(104)的两端分别与滑槽(102)的上端、滑块(10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续加热炉的自动上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1)靠近位于中间位置的张紧辊(203)的两端对称开设有滑槽(102),所述滑槽(102)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03),所述张紧辊(203)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滑块(103)转动连接,所述滑槽(102)内设置有张紧弹簧(104),所述张紧弹簧(104)的两端分别与滑槽(102)的上端、滑块(10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辊(2)、张紧辊(203)以及第二传动辊(3)均为工字型辊,其两端设有环形槽以限制输送网带(201)和传动带(301)的偏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加热炉的自动上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柱(303)为导热柱,其材质为铜或镍基合金,且所述plc根据温度传感器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加波,卫丽华,朱小峰,王延军,徐敏,谢华清,刘海宾,张婷婷,刘其鹏,徐海健,杨浩,于龙飞,高承禄,代东,胡文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一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