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信息通信,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原地区的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高原地区数字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无线通信技术已成为应急指挥、边防监控、生态监测等关键场景的核心支撑手段。然而,受高原特殊地理环境制约,现有技术在高原通信场景下的适应性问题日益凸显。传统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多基于平原环境的电磁波传播模型,未充分考量高原环境下气压、空气密度等参数对信号传播的显著影响。高原环境下的气压梯度与空气稀薄效应会加剧上行链路的信号衰减。当上行链路衰减超过接收端灵敏度阈值时,基站可能完全无法捕获移动终端发射的信息;但由于基站侧发射功率通常较高,或移动终端接收灵敏度优于反向链路,此时移动终端仍可正常接收基站下发的回传信号。这种“上行弱、下行强”的非对称链路状态,易造成系统对链路质量的误判——表面显示“双向连通”,实际仅能实现单向有效通信。此类现象不仅导致数据传输中断、指令响应延迟等故障,更严重制约了高原地区关键通信场景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亟待针对性解决方案。
2、例如公告号为cn101997764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高原地区的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高原地区的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各通信节点的发射质量检验标签,具体分析方法如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高原地区的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目标检验节点的发射质量检验指标,由此确定目标检验节点的第一调节决策,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高原地区的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目标检验节点的发射质量检验指标执行发射参数调节,具体过程如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高原地区的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高原地区的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各通信节点的发射质量检验标签,具体分析方法如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高原地区的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目标检验节点的发射质量检验指标,由此确定目标检验节点的第一调节决策,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高原地区的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目标检验节点的发射质量检验指标执行发射参数调节,具体过程如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高原地区的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检验节点的中继链路构建需求,具体分析过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超,马文珍,赵观泰,韩昌云,马忠梅,张广德,孙妍,谢浩荣,杨志超,罗红郊,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