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荧光探针,具体而言,涉及二氰基异佛尔酮衍生物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在制备炭疽杆菌检测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凭借其生物相容性好、灵敏度高等性能优势,在生物成像、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小分子荧光探针工作原理为根据待检测目标物特点、应用场景以及生物相容性等需求,利用荧光团(荧光素(fitc)、罗丹明(rhodamine)、萘酰亚胺(naphthalimide)等)通过链接臂连接不同的识别基团,从而实现对目标物高特异性和高灵敏性的检测。异佛尔酮类衍生物因其诸多优势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有助于减少荧光发射和激发之间的干扰,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易修饰的共轭双烯结构为引入不同的识别基团提供了便利;优异的量子产率与摩尔吸光系数保证了探针具有较高的荧光强度和灵敏度;较低的生物毒性使其适用于生物相关的检测;合成步骤简单则降低了制备成本,有利于大规模应用。炭疽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芽孢具有独特的休眠结构,能够抵御热、辐射、化学攻击以及紫外线照射等各种不利环境因素。同时,炭疽杆菌孢子具有强隐蔽性
...【技术保护点】
1.二氰基异佛尔酮衍生物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在制备检测炭疽杆菌产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氰基异佛尔酮衍生物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具有如式1所示的结构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氰基异佛尔酮衍生物的近红外荧光探针采用如下步骤制备:氮气气氛,将化合物2与4-(二乙氨基)水杨醛和无水硫酸钠混合,回流反应,纯化,获得二氰基异佛尔酮衍生物的近红外荧光探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炭疽杆菌的产品为测量、筛选和检测炭疽杆菌生物标志物DPA,以及通过二氰基异佛尔酮衍生物的近红外荧光探针与DPA通过氢键及空间位阻
...【技术特征摘要】
1.二氰基异佛尔酮衍生物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在制备检测炭疽杆菌产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氰基异佛尔酮衍生物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具有如式1所示的结构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氰基异佛尔酮衍生物的近红外荧光探针采用如下步骤制备:氮气气氛,将化合物2与4-(二乙氨基)水杨醛和无水硫酸钠混合,回流反应,纯化,获得二氰基异佛尔酮衍生物的近红外荧光探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炭疽杆菌的产品为测量、筛选和检测炭疽杆菌生物标志物dpa,以及通过二氰基异佛尔酮衍生物的近红外荧光探针与dpa通过氢键及空间位阻效应实现特异性识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炭疽杆菌的产品为用于检测生物样本中炭疽杆菌的试纸、试剂盒、芯片或试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炜,王咏琪,兰婷,冀楠,杨景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