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可视医用牵开器。
技术介绍
1、在对人体组织进行手术时,通常会借助扩张器或者拉钩等器件将手术切口牵拉开,从而帮助医生获得清晰的视野,以便于医生对切口内组织进行手术操作,如中国专利公开的骨科手术用扩张器(公告号:cn112932570b),该专利技术中包括两个呈x形铰接的杆体,两个杆体的尾端分别设有握环,两个杆体的前端分别设有扩张板,两个扩张板均为弧形板,两个杆体的前端为板状弧形且中部拱起部位外凸,且两个杆体的前端板状体中部外侧壁分别设有凸柱,两个所述扩张板的中部分别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扩张板分别通过通孔套在对应侧的凸柱上,且所述扩张板可在所述凸柱上转动,所述扩张板通过磁体与所述杆体前端的板状体连接,通过外扩实现手术切口的扩开,且具有保持功能,但随着手术技术的提升,手术切口逐渐变小,继续采用此类扩张器不仅不适用于手术切口较小时的切口扩张,也因其占用着手术切口的主要视野位置,不方便医生进行精细操作,在微创手术中,还会使用到内窥设备,其通过摄像模组将切口内的操作图像回传至显示设备上,以方便医生操作以及通过存储录
...【技术保护点】
1.可视医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性可更换的用于扩展手术视野的牵开器本体(1),用于监看手术切口内情况的监看器(2),以及用于实现牵开器本体(1)和监看器(2)的可拆卸连接的快拆组件(3),所述牵开器本体(1)包括用于握持的把手部(11),用于钩挂手术切口边缘位置人体组织的钩挂部(12),以及连接部(13),所述钩挂部(12)的头部端设有用于拍摄手术切口内情况的摄像模块,所述摄像模块的摄像部位由钩挂部(12)的头部端露出到外部,所述把手部(11)的尾部端通过连接部(13)与钩挂部(12)的头部端连接,所述摄像模块的接线部位在穿过牵开器本体(1)的内部后由把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视医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性可更换的用于扩展手术视野的牵开器本体(1),用于监看手术切口内情况的监看器(2),以及用于实现牵开器本体(1)和监看器(2)的可拆卸连接的快拆组件(3),所述牵开器本体(1)包括用于握持的把手部(11),用于钩挂手术切口边缘位置人体组织的钩挂部(12),以及连接部(13),所述钩挂部(12)的头部端设有用于拍摄手术切口内情况的摄像模块,所述摄像模块的摄像部位由钩挂部(12)的头部端露出到外部,所述把手部(11)的尾部端通过连接部(13)与钩挂部(12)的头部端连接,所述摄像模块的接线部位在穿过牵开器本体(1)的内部后由把手部(11)的尾部端引出到外部,并通过快拆组件(3)与监看器(2)的连接部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医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块包括摄像头(121)、信号线和第一连接触点组(122),所述摄像头(121)布置在钩挂部(12)的头部端,所述摄像头(121)的接线部位通过信号线与第一连接触点组(122)电性连接,所述快拆组件(3)包括相互配合可拆卸分离的固定座(31)和活动座(32),所述活动座(32)与固定座(31)相配合的一端设有供第一连接触点组(122)安装的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连接触点组(122)布置在第一安装位内,并由活动座(32)与固定座(31)相配合的一端面露出到外部,所述固定座(31)安装在监看器(2)上,所述固定座(31)与活动座(32)相配合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触点组(312),所述监看器(2)的接线部位与第二连接触点组(312)电性连接,并在活动座(32)和固定座(31)相互配合时通过第二连接触点组(312)与第一连接触点组(122)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医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组件(3)包括相互配合可拆卸分离的固定座(31)和活动座(32),所述固定座(31)安装在监看器(2)上,所述活动座(32)与固定座(31)相配合的一端设有连接轴(321),所述固定座(31)与活动座(32)相配合的一端设有与连接轴(321)相匹配的连接孔(311),所述连接轴(321)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个大小不同的限位凸起(3211),所述连接孔(311)的内壁面上开设有与限位凸起(3211)一一对应的限位凹槽(3111),所述限位凹槽(3111)沿着连接孔(311)的轴向方向延伸,并环绕着连接孔(311)的周向方向蜿蜒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视医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凹槽(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锋,康弈菲,许弈芳,
申请(专利权)人:骏楠杭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