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折叠代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4924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0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折叠代步车,其包括:前轮组件、底盘架、后轮组件、座椅组件和连杆组件;前轮组件具有前轮横梁;底盘架中,前底盘架铰接后底盘架;后轮组件安装于后底盘架;在座椅组件中,第一支撑件的两端分别铰接后底盘架和座板,第二支撑件的两端分别铰接后底盘架和座板,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上端均倾斜朝向前轮组件方向设置,第三支撑件的两端分别铰接靠背和第二支撑件,座板铰接靠背;在连杆组件中,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前轮横梁和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前底盘架和第三连杆,第三连杆铰接后底盘架,第四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第三连杆和第一支撑件。该便携式折叠代步车结构简单,折叠后占用空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代步车,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折叠代步车


技术介绍

1、代步车又叫懒人车,是指以代步为目的的交通工具和辅助工具,代步车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是,现有的代步车要么无法折叠,要么折叠结构复杂,折叠与展开过程费时费力,使用不方便,且折叠后的代步车不容易携带,因此,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折叠代步车,可以实现代步车的整体折叠与展开,折叠结构简单;且折叠后的代步车整体厚度部分均匀,便于携带。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6101413b,公开了一种折叠代步车,其虽然能够实现折叠功能,但折叠时,其座板以及靠背与轮子重叠在一块,导致折叠部分厚度分布不均,折叠后的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携式折叠代步车,该便携式折叠代步车结构简单,折叠后占用空间小。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便携式折叠代步车,其包括:前轮组件、底盘架、后轮组件、座椅组件和连杆组件;

3、所述前轮组件具有前轮横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轮组件、底盘架、后轮组件、座椅组件和连杆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凹槽和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可嵌入所述凹槽并相互抵接,以限制所述后底盘架与所述前底盘架反向折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前底盘架的后端,所述凸出部设置于所述后底盘架的前端,所述凹槽与所述凸出部在下端铰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手组件,所述拉手组件具有限位杆、拉手和锁定件,所述限位杆安装于所述后底盘架,所述限位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轮组件、底盘架、后轮组件、座椅组件和连杆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凹槽和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可嵌入所述凹槽并相互抵接,以限制所述后底盘架与所述前底盘架反向折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前底盘架的后端,所述凸出部设置于所述后底盘架的前端,所述凹槽与所述凸出部在下端铰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折叠代步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手组件,所述拉手组件具有限位杆、拉手和锁定件,所述限位杆安装于所述后底盘架,所述限位杆可抵接所述第二支撑件以限制所述前底盘架和所述后底盘架反向折叠,所述拉手可摆动地安装于所述限位杆,向上拉动所述拉手时,所述前底盘架和所述后底盘架朝向折叠方向折叠,所述锁定件适于将所述拉手锁定在水平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折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洁喻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迪诺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