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防雷试验,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雷电间接效应试验多点同步注入装置。
技术介绍
1、雷电间接效应是指当雷电直接击中导体后,其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由于导体的电阻作用导致电位升高,同时雷电产生的快速变化的电磁场会在周围空间形成瞬态电磁干扰。这种电磁干扰会通过导体间的互连线路感应出高电压和大电流,进而传递到电子设备的接口端,可能造成设备损坏或系统运行异常。
2、当飞机遭遇雷击时,关键功能系统(如飞行控制、导航等)应能持续稳定运行,因此,需要进行雷电间接效应试验。
3、雷电间接效应试验分为插针注入试验和电缆束试验,即“损伤容限试验”和“功能受扰试验”,目的是验证当被试品及其配线处于相应的雷电环境下时,设备所承受的干扰及其损伤情况。
4、实际上,飞行器在遭受雷击时,雷电能量是同时作用到被试设备/系统的所有针脚或电缆束上。
5、目前,各实验室用到的试验装置为单一触发、输出装置,是对被试品相应部位单独分别进行试验,监测感应电压和电流,无法实现多测量点位、同时/同步注入的方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雷电间接效应试验多点同步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装置(1),所述试验装置(1)包括多组试验线路以及控制装置(16),试验线路包括多组串联的匹配电阻(11)、耦合变压器二(12)和匹配电感(13),每组之间相互并联后再依次与触发装置(14)和储能电容(15)串联,所述储能电容(15)与匹配电感(13)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电间接效应试验多点同步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点同步注入装置还包括信号线(2)和设置在信号线(2)一侧的两组试验架(3),所述试验架(3)的顶部安装有横梁(31),所述横梁(31)上设置有试验板(4),所述试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电间接效应试验多点同步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装置(1),所述试验装置(1)包括多组试验线路以及控制装置(16),试验线路包括多组串联的匹配电阻(11)、耦合变压器二(12)和匹配电感(13),每组之间相互并联后再依次与触发装置(14)和储能电容(15)串联,所述储能电容(15)与匹配电感(13)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电间接效应试验多点同步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点同步注入装置还包括信号线(2)和设置在信号线(2)一侧的两组试验架(3),所述试验架(3)的顶部安装有横梁(31),所述横梁(31)上设置有试验板(4),所述试验板(4)包括安装在横梁(31)上的平板(41),所述平板(41)上滑动设置有定位组件(5),定位组件(5)用于固定电缆(9),所述横梁(31)的一侧安装有调整组件(6),所述调整组件(6)用于使定位组件(5)在平板(41)上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雷电间接效应试验多点同步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6)包括直线驱动部件(61)、电机二(62)和拨线臂(63),所述直线驱动部件(61)用于驱动电机二(62)和拨线臂(63)沿着横梁(31)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拨线臂(63)固定安装在电机二(62)的输出端,所述电机二(62)用于驱动拨线臂(63)拨动定位组件(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雷电间接效应试验多点同步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部件(61)包括滑动安装在横梁(31)上的滑动架(610),所述滑动架(610)上安装有电机一(611),所述电机一(611)的输出端安装有齿轮一(612),所述横梁(31)的一侧安装有齿条(613),所述齿轮一(612)和齿条(613)相啮合,所述电机二(62)安装在滑动架(6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雷电间接效应试验多点同步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5)包括设置在平板(41)上的夹具(52),所述夹具(52)两端的底部均设置有定位轴(53),两个所述定位轴(53)均与平板(41)的下表面贴合,所述夹具(52)上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森,段泽民,司晓亮,孟强生,王青,曹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