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48475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0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背光模组包括:至少一个光源;导光板,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出光面以及与出光面相对设置的底面,入光面位于导光板朝向光源的一侧;扩散片,扩散片位于导光板的出光面侧,扩散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相对于第二表面靠近导光板;其中,底面和/或第一表面为调光面,调光面具有多个调光单元,调光单元被配置为对光线进行调节,以使扩散片的出光角度在预设范围内。本技术中的背光模组具有出光角度小、中心亮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显示装置应用的场景逐渐增多,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对显示装置的要求不同,例如,在近眼显示领域中应用的头戴式显示装置,为防止用户佩戴头戴式显示装置时有拖影导致的眩晕感,通过需要头戴式显示装置具有较小的发光功率,这就意味着相同尺寸、相同的结构达成相同的背光亮度则需要更大的电流,随着电流的增加,导致显示设备的功耗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3、至少一个光源;

4、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出光面以及与所述出光面相对设置的底面,所述入光面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出光面和所述底面连接,所述入光面位于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光源的一侧;

5、扩散片,所述扩散片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侧,所述扩散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二表面靠近所述导光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为所述调光面时,所述底面上的所述调光单元为第一调光单元,多个所述第一调光单元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调光单元在第一参考面上的投影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调光单元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调光单元在第二参考面上的投影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参考面与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参考面与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光源与所述导光板的排布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光单元的分布密度向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为所述调光面时,所述底面上的所述调光单元为第一调光单元,多个所述第一调光单元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调光单元在第一参考面上的投影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调光单元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调光单元在第二参考面上的投影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参考面与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参考面与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光源与所述导光板的排布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光单元的分布密度向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调光单元在所述导光板厚度方向上的最大高度向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光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入光面的调节面,所述调节面到所述出光面的距离向远离对应的所述入光面的方向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面与所述导光板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4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45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调光面时,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所述调光单元为第二调光单元,所述第二调光单元沿第二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二调光单元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光源与所述导光板的排布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菲田文红王学路马占山汪志强王世彪罗兴王新宇李嘉琦吴志伟韩楠李京勇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