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智能电网,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碳排放计量及责任分配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1、在配电网碳排放计量领域,传统做法是采用基于区域或全国平均值的固定碳排因子,将总发电侧碳排放除以总上网电量,得到一个统一的单位电量碳排放系数(例如: /kwh),并将其应用于所有用户的电耗计算;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无法反映发电侧结构的实时动态变化,特别是随着分布式光伏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网的碳强度在时间上呈现剧烈波动,固定因子法无法刻画这种分钟级或小时级的变化;其次,该方法无法区分电网中不同位置用户所用电能的真实碳强度,所有用户承担相同的单位碳成本,忽略了电网潮流分布的影响,导致责任分配有失公平;传统的生命周期评估(lca)方法多为静态模型,难以与电网实时运行数据融合。尽管数字孪生技术在工业领域已有应用,但其在与动态碳建模、实时物联网数据流及人工智能预测模型深度融合,以支持配电网级高频碳排放追踪与优化方面,仍缺乏成熟的解决方案。
2、因此,在碳排放领域,如何通过构建动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网碳排放计量及责任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碳排放计量及责任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碳排放计量及责任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火电机组的动态碳因子与光伏发电系统的碳因子进行结合,以获得动态碳强度向量,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碳排放计量及责任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多源碳排放数据进行潮流计算,以获得节点有功通量矩阵和支路潮流分布矩阵,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碳排放计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网碳排放计量及责任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碳排放计量及责任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碳排放计量及责任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火电机组的动态碳因子与光伏发电系统的碳因子进行结合,以获得动态碳强度向量,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碳排放计量及责任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多源碳排放数据进行潮流计算,以获得节点有功通量矩阵和支路潮流分布矩阵,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碳排放计量及责任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动态碳强度向量、所述节点有功通量矩阵及支路潮流分布矩阵结合,以获得所述负荷侧各节点的总碳势,由以下公式表示: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玉,房馨玮,高宏杰,姚清峰,刘浩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浪潮智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