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饮料瓶及即配式饮料瓶盖的灌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44218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饮料瓶及即配式饮料瓶盖的灌装方法,瓶盖包括螺旋上盖和下盖,螺旋上盖和下盖之间连接拉环,下盖内活动设置有捅锥;下盖包括与饮料瓶瓶口通过螺纹连接的下盖体和贯穿下盖体且与下盖体一体连接、底部封闭的容腔体;容腔体顶部连通有连接体,连接体与容腔体的连通处,连接体的内壁设置限位圈;下盖体的外侧设置有与连接体的下端一体成型的下壳体;捅锥包括圆柱形筒体和锥形穿刺结构,圆柱形筒体的上部设置环形凸缘,环形凸缘接触连接体的内壁,螺旋上盖的顶部内端设置挤压环,挤压环紧贴环形凸缘,螺旋上盖转动带动挤压环挤压环形凸缘滑动,带动捅锥在连接体内滑动刺破容腔体的底部。解决了溶腔体底部不易被捅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饮料包装,具体涉及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饮料瓶及即配式饮料瓶盖的灌装方法


技术介绍

1、即饮型(rtd)蜂蜜水饮料虽具备开瓶即饮的便捷性,但受限于预混合和工业化生产特性,难以兼顾天然性与稳定性,高温杀菌工艺会破坏蜂蜜中的活性酶和挥发性香气成分,导致风味变淡、营养流失;蜂蜜中的葡萄糖易在储存中结晶析出,造成分层或沉淀,需依赖添加剂维持均一性,可能影响天然口感;且因原料差异需通过复配或调味剂稳定风味,失去单一蜂蜜的独特性,同时为延长保质期可能添加防腐剂,与消费者对“天然无添加”的期待存在冲突。

2、相比之下,即配式蜂蜜水饮料通过分体包装,即储料瓶盖和瓶体,避免了蜂蜜与水提前混合导致的活性成分流失、风味劣变等问题,可以最大程度保留了蜂蜜的天然精华,避免了高温杀菌,能更好地保留蜂蜜的原始风味、色泽和珍贵的活性成分(如酶类)。然而现有的即配式饮料瓶盖单层结构设计缺乏保温能力,无法隔绝外界温度影响,冬季低温环境下,瓶盖内独立封装的蜂蜜或浓缩液易因受冻而黏度骤增、甚至凝固,不仅难以顺利与基底液混合,还可能因体积膨胀破坏密封结构;同时,为保证储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封闭的螺旋上盖(1)和下盖(2),所述螺旋上盖(1)和下盖(2)之间连接拉环(3),所述下盖(2)内活动设置有捅锥(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缘(41)在连接体(22)内滑动至限位圈(25)的距离需保证捅锥(4)将容腔体(23)的底部开口刺破至最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1)的直径与即配式饮料瓶盖连接的饮料瓶的直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2)中连接体(22)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封闭的螺旋上盖(1)和下盖(2),所述螺旋上盖(1)和下盖(2)之间连接拉环(3),所述下盖(2)内活动设置有捅锥(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缘(41)在连接体(22)内滑动至限位圈(25)的距离需保证捅锥(4)将容腔体(23)的底部开口刺破至最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1)的直径与即配式饮料瓶盖连接的饮料瓶的直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2)中连接体(22)的直径大于容腔体(23)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体(23)的底部为倾斜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即配式饮料瓶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国蜂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