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3811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30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底座、培养座总成、驱动机构以及光液处理总成,培养座总成包括连接在底座上方的密封罩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密封座,密封座上开设有投料口,活塞筒内设有活塞杆和发光管,活塞筒的端部安装有供液座,喷座位于密封罩内,且发光管穿过喷座进入密封罩内,驱动机构安装在底座上,且其动作端连接在密封座上,驱动机构的动作端带动密封座运动时,使密封座运动至密封罩内密封,避免未灭菌液体污染腔体,发光管的通电由物理接触活塞杆触发,检测中需验证接触瞬间的电路响应速度与可靠性,提高了培养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培育,特别涉及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微生物培养领域,传统装置通常存在操作步骤繁琐、效率低下、易受污染等问题。典型的培养流程需分步进行:人工投放样本至培养容器→封闭容器→灭菌→注入培养液→恒温培养。这些步骤往往需在不同设备或工作站间转移样本,不仅增加操作时间,且多次开闭容器易引入杂菌导致污染。尤其对于需要严格无菌环境的微生物培养(如病原体、益生菌),现有技术难以在一次连续动作中实现密封、灭菌与加液培养的自动化协同。现有设备的灭菌单元(如紫外灯)与加液单元多为独立系统,缺乏联动设计,既无法确保灭菌后立即加液(存在二次污染风险),也降低了处理效率。因此,亟需一种能实现全流程自动封闭、同步杀菌与培养液精准注入的一体化装置,以提升微生物培养的可靠性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2、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底座、培养座总成、驱动机构以及光液处理总成,培养座总成包括连接在底座上方的密封罩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密封座,密封座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培养座总成(20)、驱动机构(30)以及光液处理总成(40),培养座总成(20)包括连接在底座(10)上方的密封罩(210)和设置在底座(10)上的密封座(220),密封座(220)上开设有投料口(2201),光液处理总成(40)包括固定在密封罩(210)上的活塞筒(410),活塞筒(410)内设有活塞杆(420)和发光管(440),活塞筒(410)的端部安装有供液座(430),活塞筒(410)上安装有喷座(4101),喷座(4101)位于密封罩(210)内,且发光管(440)穿过喷座(4101)进入密封罩(210)内,驱动机构(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培养座总成(20)、驱动机构(30)以及光液处理总成(40),培养座总成(20)包括连接在底座(10)上方的密封罩(210)和设置在底座(10)上的密封座(220),密封座(220)上开设有投料口(2201),光液处理总成(40)包括固定在密封罩(210)上的活塞筒(410),活塞筒(410)内设有活塞杆(420)和发光管(440),活塞筒(410)的端部安装有供液座(430),活塞筒(410)上安装有喷座(4101),喷座(4101)位于密封罩(210)内,且发光管(440)穿过喷座(4101)进入密封罩(210)内,驱动机构(30)安装在底座(10)上,且其动作端连接在密封座(220)上,驱动机构(30)的动作端带动密封座(220)运动时,使密封座(220)运动至密封罩(210)内密封,先通过密封座(220)将发光管(440)推送至与活塞杆(420)接触时通电发光,再推动活塞杆(420)在活塞筒(410)内运动的同时,使活塞筒(410)内的培育液喷入喷座(410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及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密封座(220)垂直在底座(10)的顶面上,密封罩(210)垂直在密封座(220)的上方,底座(10)的顶面一侧安装有连接架(101),连接架(101)的另一端垂直向上连接在密封罩(210)的外壁上,使密封罩(210)得到固定并正对于密封座(220)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0)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驱动机构(30)包括固定在底座(10)底面上的电缸(310),电缸(310)的动作杆穿过通孔连接在密封座(220)上,驱动机构(30)还包括连接在密封座(220)顶端面上的驱动杆(230),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蔷张小青赵雪琪李星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财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