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色纺纱线加工,具体为一种色纺纱线表面毛絮吸附去除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色纺纱线是一种先对纤维进行染色,再将不同颜色的染色纤维按比例混合、梳理、纺纱制成的纱线,与传统“先纺纱后染色”(如坯纱染色)的工艺不同,它从纤维阶段就注入色彩,最终纱线呈现出自然的混色效果,色彩层次更丰富、柔和。
2、但是现有技术还存在如下问题:
3、首先,现有技术的色纺纱线表面毛絮吸附去除装置,通常仅采用单一吸附方式,缺乏对纱线表面松散毛絮的预处理步骤,这使得大量松散毛絮直接进入吸附环节,容易干扰吸附效果,导致部分残留毛絮无法被有效去除,纱线表面洁净度较低;
4、其次,现有技术的色纺纱线表面毛絮吸附去除装置,往往缺乏稳定的张力控制和导向设计,要么压辊与传动轴的贴合度不足,要么缺乏弹性加压结构,且导向部件设计简单,导致纱线在传输过程中易出现打滑、偏移现象,进而使毛絮处理不均匀,影响整体处理质量;
5、再次,现有技术的色纺纱线表面毛絮吸附去除装置,相关部件多为固定结构,无法根据纱线的粗细、毛絮量等不同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色纺纱线表面毛絮吸附去除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上侧设有输出轴(2)、传动轴(3)和压辊(4),且压辊(4)位于传动轴(3)的上侧,所述支架(1)的上侧固定设有载板(5),所述载板(5)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设有侧支块(51),且对应的两个侧支块(51)之间转动设有限位轴(52),所述载板(5)的上侧设有吸附组件(58),所述支架(1)的一侧设有侧支撑板(11),且侧支撑板(11)的上侧对称设有竖盘(6),两个所述竖盘(6)之间设有转轴(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纺纱线表面毛絮吸附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色纺纱线表面毛絮吸附去除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上侧设有输出轴(2)、传动轴(3)和压辊(4),且压辊(4)位于传动轴(3)的上侧,所述支架(1)的上侧固定设有载板(5),所述载板(5)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设有侧支块(51),且对应的两个侧支块(51)之间转动设有限位轴(52),所述载板(5)的上侧设有吸附组件(58),所述支架(1)的一侧设有侧支撑板(11),且侧支撑板(11)的上侧对称设有竖盘(6),两个所述竖盘(6)之间设有转轴(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纺纱线表面毛絮吸附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上表面对称通过螺栓配合连接有支撑座(21),且支撑座(21)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22),所述输出轴(2)卡设在两个卡槽(22)内,所述支架(1)的一侧固定设有护板(23),且护板(23)的上表面固定设有第一伺服电机(24),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4)的输出端插设在输出轴(2)的一端内,且输出轴(2)与第一伺服电机(24)的输出端之间通过螺栓配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纺纱线表面毛絮吸附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上表面对称通过螺栓配合连接有立板(31),所述传动轴(3)转动设置在两个立板(31)之间,其中一个所述立板(31)的外侧设有壳体(32),且壳体(32)的下表面与支架(1)之间通过螺栓配合连接,所述壳体(32)内转动设有两个链轮(33),且链轮(33)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链条(34),所述支架(1)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二伺服电机(35),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5)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链轮(33)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3)的一端贯穿立板(31)并与另一个链轮(33)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色纺纱线表面毛絮吸附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31)的上表面设有支撑滑块(41),所述压辊(4)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撑滑块(41)之间,所述支撑滑块(41)的上表面对称可拆卸二设有插柱(42),所述插柱(42)的上端部固定设有限位块(44),且限位块(44)与对应的支撑滑块(4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45)。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色纺纱线表面毛絮吸附去除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张恒,王彪,
申请(专利权)人:利辛县雪纺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