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介孔-微孔层级的聚芳醚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653204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30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介孔‑微孔层级的聚芳醚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PEEK块体浸入浓硫酸中浸泡,取出后浸入去离子水中漂洗,再经水浴超声清洗、干燥得到一次磺化PEEK;步骤2,将一次磺化后的PEEK再次浸入浓硫酸中浸泡,取出后浸入去离子水中漂洗,再经水浴超声清洗、干燥得到所述介孔‑微孔层级的聚芳醚酮;所述介孔‑微孔层级的聚芳醚酮表面包括直径为20‑50μm的介孔结构和0.5‑5μm的微孔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次浓硫酸处理浸泡后快速水洗,可简易、低成本地在PEEK表面制备介孔微孔并存的结构。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更有利于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其上黏附和成骨分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材料,具体涉及一种介孔-微孔层级的聚芳醚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聚醚醚酮(peek)是一种半结晶型热塑性聚合物材料,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热性、耐磨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由于其弹性模量(~3gpa)与人体骨骼(3~17gpa)相当,可有效减少由应力遮蔽效应引起的骨吸收问题,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在骨科植入物领域已备受关注。

2、然而,peek表面化学惰性且高度疏水,细胞无法在制品表面良好的黏附、迁移、增殖和分化,需要加以表面改性。由于peek在室温下难以与浓硫酸、甲基磺酸以外的试剂发生反应,磺化改性是常见用于peek表面构建孔结构的方法。

3、早在1985年,bishop等人(macromolecules 1985,18,86-93.)就已报道peek与浓硫酸的磺化反应,2013年,zhaoying等人(biomaterials 34(2013)9264-9277.)首次关注peek在磺化后得到的结构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但单次磺化后经相分离得到的孔尺寸较小,一般在0.5-5μm左右,不满足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孔-微孔层级的聚芳醚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微孔层级的聚芳醚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EEK样品的厚度至少为0.2mm,体积至少为20m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微孔层级的聚芳醚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浓硫酸中浸泡时间为2-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微孔层级的聚芳醚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样品从浓硫酸中取出后10s内全部浸入去离子水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微孔层级的聚芳醚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浓硫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孔-微孔层级的聚芳醚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微孔层级的聚芳醚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eek样品的厚度至少为0.2mm,体积至少为20m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微孔层级的聚芳醚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浓硫酸中浸泡时间为2-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微孔层级的聚芳醚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样品从浓硫酸中取出后10s内全部浸入去离子水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微孔层级的聚芳醚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浓硫酸中浸泡0.5-2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微孔层级的聚芳醚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超声为室温下,100-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才亮费昌恩顾雪萍冯连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