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床零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防护性主轴前端防护模组。
技术介绍
1、切削液入侵导致主轴故障损坏一直是数控机床主轴常见的故障问题之一目前,对处于工作状态中主轴而言,切削液入侵到主轴内部的位置有三处:
2、如图3所示,入侵点一为前密封盖内孔与轴芯外圆配合形成的间隙;入侵点二为前密封盖和前轴承压盖形成的缝隙,即是图1所示出气幕道的间隙,其中前密封盖在工作时随主轴一起高速旋转,前轴承压盖为固定件,气幕道呈“匚”走向,虽有气流从气幕道中由内向外喷出以阻碍切削液的侵入,但在加工的过程中仍有少量切削液通过与工件接触溅射后进入气幕道中,长时间积累形成的切削液足以影响设备;如图7所示,入侵点三为前轴承压盖与机体锁固的结合面,随二者锁固后理论上两平面紧密贴合看似不可能进油,但由于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刀纹的影响,实际贴合面存有微小间隙,主轴长期工作,切削液会慢慢深入主轴内部,从而影响主轴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防护性主轴前端防护模组,包括:依次套设在轴芯(1)上的前密封盖(2)和前轴承压盖(4),所述前密封盖(2)安放在所述前轴承压盖(4)内圈;所述前密封盖(2)与安装结合面之间设有密封圈一(3),所述前轴承压盖(4)与机体(8)安装配合位之间设有密封圈二(6);所述前密封盖(2)和所述前轴承压盖(4)之间设有三级防护间隙通道,所述前轴承压盖(4)上部设有通向所述三级防护间隙通道的气封通道(9),以令气压由内至外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防护性主轴前端防护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防护间隙通道的第一级结构为所述前密封盖(2)和所述前轴承压盖(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防护性主轴前端防护模组,包括:依次套设在轴芯(1)上的前密封盖(2)和前轴承压盖(4),所述前密封盖(2)安放在所述前轴承压盖(4)内圈;所述前密封盖(2)与安装结合面之间设有密封圈一(3),所述前轴承压盖(4)与机体(8)安装配合位之间设有密封圈二(6);所述前密封盖(2)和所述前轴承压盖(4)之间设有三级防护间隙通道,所述前轴承压盖(4)上部设有通向所述三级防护间隙通道的气封通道(9),以令气压由内至外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防护性主轴前端防护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防护间隙通道的第一级结构为所述前密封盖(2)和所述前轴承压盖(4)二者底端部间隙配合构成的斜扩口,第二级结构是在所述斜扩口上方布置的减压区(12),第三级结构是在所述减压区(12)上方布置的迷宫区(11),所述迷宫区(11)与所述气封通道(9)连通,所述气封通道(9)压力要求零点一到零点二兆帕,气压从上至下进入所述减压区(12)再从所述斜扩口排出;还包括:第一拦截齿组和第二拦截齿组,所述第一拦截齿组设于所述减压区(12)内,所述第二拦截齿组设于所述斜扩口的入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防护性主轴前端防护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区(11)到所述减压区(12)最后至所述斜扩口从上至下呈阶梯状依次向外延伸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防护性主轴前端防护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密封圈一(3)和所述密封圈二(6)材质为丁腈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防护性主轴前端防护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前密封盖(2)外边缘下部设有垂直的第二竖直壁(48),所述第二竖直壁(48)往上是朝圆心倾斜的第二斜壁(47),所述第二斜壁(47)顶部为平直的平台阶(46),与所述第二竖直壁(48)相邻的所述前轴承压盖(4)内边缘下部设有向远离圆心一侧倾斜的外斜边(51),所述外斜边(51)顶部设有平直的圆角缓冲台阶(52),所述圆角缓冲台阶(52)到所述平台阶(46)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竖直壁(48)、第二斜壁(47)和所述外斜边(51)三者构成所述三级防护间隙通道的第一级结构喇叭状的斜扩口。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军,田帅,谢欣武,方勋枭,方建林,陶英,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科菱高速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