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水式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3037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30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沉水式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涉及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底座、设置于支撑底座顶部能够纵向移动的升降机构、设置于升降机构上的水泵组件、设置于水泵组件输入端的过滤器和安装于水泵组件输出端的气泡发生器,所述水泵组件包括电机,电机工作端固定有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叶轮,叶轮固定在电机输出端上;壳体靠近输出端的侧壁上开设有能够与外部气管连接的进气管;壳体远离输入端的一侧设置有安装部,安装部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气泡发生器包括固定在壳体输出端的柱体。本申请实现气泡发生器能够稳定地生产气泡,解决了传统气泡发生器工作状态不稳定,导致气泡生成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具体为涉及一种沉水式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1、沉水式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设备。该装置通过将管路连接于水泵输出端,把纳米气泡发生器安置于管路末端。当水泵启动,水流与空气经管路输送至发生器内,经特殊结构混合与破碎,可生成大量直径极小的纳米气泡。这些气泡具有比表面积大、上升速度慢、停留时间长等特性,能显著提升水中溶解氧含量,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水产养殖、水体生态修复等领域,有助于改善水质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2、中国公告号 cn217962052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沉水式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该装置包括箱体及与箱体连接的纳米气泡发生组件;箱体的底部设有多个具有设定高度并用于支撑箱体的支脚。该沉水式纳米气泡发生装置,通过设置支脚,可增加箱体底部与沉水位置的距离,确保装置距离水底具有一定高度,避免/降低装置直接接触河床底泥,使装置保持平稳。同时也可缓解装置因河床底泥而导致的堵塞状况;以及通过在装置上设置两级过滤,避免水环境中的大颗粒杂质进入箱体及水泵,进而可避免水泵和相关管路的堵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水式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设置于支撑底座(1)顶部能够纵向移动的升降机构(2)、设置于升降机构(2)上的水泵组件(4)、设置于水泵组件(4)输入端的过滤器(6)和安装于水泵组件(4)输出端的气泡发生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组件(4)包括电机(41),电机(41)工作端固定有壳体(42),壳体(42)的内部设置有叶轮(424),叶轮(424)固定在电机(41)输出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水式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发生器(5)还包括调节机构(54),调节机构(54)包括固定在柱体(51)远离壳体(42)一端的圆形调节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水式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设置于支撑底座(1)顶部能够纵向移动的升降机构(2)、设置于升降机构(2)上的水泵组件(4)、设置于水泵组件(4)输入端的过滤器(6)和安装于水泵组件(4)输出端的气泡发生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组件(4)包括电机(41),电机(41)工作端固定有壳体(42),壳体(42)的内部设置有叶轮(424),叶轮(424)固定在电机(41)输出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水式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发生器(5)还包括调节机构(54),调节机构(54)包括固定在柱体(51)远离壳体(42)一端的圆形调节板(541),圆形调节板(541)上开设有能够贯穿其两侧的第一通孔(5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水式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轴(71)顶端靠近第六锥形齿轮(72)的位置固定有用于对第四锥形齿轮(532)以及旋转套(533)进行限位的限位架(73),限位架(73)的顶部套装在第四锥形齿轮(532)以及旋转套(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赵立涛庄卫东蔡昊恒范丹丹李光勇刘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昊恒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