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凯专利>正文

一种铁路道口车辆阻隔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2777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30 18:5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道口车辆阻隔防护装置,涉及铁路道口防护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轨道,轨道数量为两个,两个轨道顶部设置有车体,车体底部的两端均安装有车轮,且车轮两侧的底部均与轨道为间隙配合设置,车体顶部设置有缓冲支撑组件,缓冲支撑组件顶部设置有警示组件。本技术通过缓冲支撑组件的设置,通过对缓冲部分直接进行支撑的设置,能够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减少滚轮脱轨的现象发生,从而能够提升防护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同时在不使用时,能够对防护部分进行折叠收纳,从而减少防护装置的占地面积,提升防护装置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铁路道口防护,特别是涉及了一种铁路道口车辆阻隔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铁路道口防护是指在铁路线路与道路平交的道口上,为防止铁路车辆与道路车辆以及行人等发生冲撞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2、参考已授权公告号“cn209650292u”公开了一种铁路道口车辆阻隔防护装置,其中记载了:“通过设置的相配合的滚轮和滑轨,使滚轮固定更加牢固,不易脱离,能够承受侧向较大的推力,装置能够承受较轻微的撞击;当侧向撞击力较大,其上的碰撞传感器监测后,使控制器发出信号,将安全气囊装置打开,对撞击起到缓冲作用”的技术问题。

3、本申请人在具体实施该专利的过程中,发现该专利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4、由于该专利中所设定的防护装置滚轮和滑轨接触面积较小,且位于防护装置底部,在装置的一侧受到外力冲撞时,受力一侧的滚轮容易脱离滑轨外侧,从而使防护装置整体产生侧翻的现象发生,同时该装置气囊体积过大,在受到外力撞击过后再通过传感器进行快速充气的效率较低,无法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为此,需要提出一种铁路道口车辆阻隔防护装置,为解决上述专利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道口车辆阻隔防护装置,包括轨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轨道(1)顶部设置有车体(2),所述车体(2)底部的两端均安装有车轮(3),且所述车轮(3)两侧的底部均与所述轨道(1)为间隙配合设置,所述车体(2)顶部设置有缓冲支撑组件(4),所述缓冲支撑组件(4)顶部设置有警示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道口车辆阻隔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撑组件(4)包括第一转动座(6)、翻转板(7)、缓冲垫(8)、第二转动座(9)、第三转动座(10)和第一转动杆(11),所述车体(2)顶部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座(6),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道口车辆阻隔防护装置,包括轨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轨道(1)顶部设置有车体(2),所述车体(2)底部的两端均安装有车轮(3),且所述车轮(3)两侧的底部均与所述轨道(1)为间隙配合设置,所述车体(2)顶部设置有缓冲支撑组件(4),所述缓冲支撑组件(4)顶部设置有警示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道口车辆阻隔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撑组件(4)包括第一转动座(6)、翻转板(7)、缓冲垫(8)、第二转动座(9)、第三转动座(10)和第一转动杆(11),所述车体(2)顶部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座(6),所述车体(2)的一端设置有翻转板(7),所述翻转板(7)远离所述车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垫(8),所述翻转板(7)靠近所述车体(2)一端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座(9),且所述第二转动座(9)均与所述第一转动座(6)为转动连接设置,所述翻转板(7)靠近所述车体(2)一端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座(10),所述第三转动座(10)内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道口车辆阻隔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撑组件(4)还包括第一固定杆(12)、第一支撑竖板(13)、第二固定杆(14)、第二转动杆(15)和插板(16),所述车体(2)顶部远离所述第一转动座(6)一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活动槽,第一活动槽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2),第一活动槽内侧均间隙配合有第一支撑竖板(13),且所述第一支撑竖板(13)底部内侧均与所述第一固定杆(12)为间隙配合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支撑竖板(13)之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凯陈艺菲
申请(专利权)人:曹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