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雨量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1936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30 18:47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降雨量监测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顶端设置有集水斗,集水斗的底部设置有下水管,下水管的下方设置有计量翻斗,且计量翻斗底部的中间位置转动安装在箱体上,箱体内对应于计量翻斗的两端均设置有集水筒,计量翻斗内腔设置有第一隔板和两个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垂直安装在计量翻斗的中部,且第一隔板与计量翻斗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二隔板包括横向段和纵向段,两个横向段呈平行设置,且两个横向段的相对端分别垂直连接在第一隔板的前后两端,两个纵向段的相背端分别连接计量翻斗的前后侧内壁面。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雨水计量精度高及降雨量监测精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降雨量监测,具体涉及一种降雨量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水文环境监测中,降雨量监测是重要的一个版块之一,降雨监测是通过收集单位时间的雨水量,从而推算当前环境的降雨强度,即降雨强度。目前的降雨监测一般采用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翻斗式雨量传感器需要对雨水进行收集,然后监测单位时间内的雨水量,从而推算出降雨量。

2、例如,申请号为202320359908.6的专利提供了一种降雨量自动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设有支撑脚,所述底座上套装有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安装有集水斗,所述集水斗上安装有上小下大呈圆锥状的异物滤网斗,所述壳体内中部设有与底座平行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中心通过支架安装有计量翻斗,所述支撑座上与计量翻斗倾倒位置对应处分别开有漏水孔,所述底座上与漏水孔对应处安装有集水腔,所述集水腔顶部通过软管与漏水孔底端连接,所述集水腔中安装液位计,集水腔底部中心开有排水管,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电磁阀。其通过防止异物进入壳体内,并且在同一壳体内采用不同单位时间的雨量收集,从而可提高监测降雨量的准确度。但是在计量翻斗在翻转的过程中,从集水斗中滴落的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雨量监测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集水斗(2),所述集水斗(2)的底部设置有下水管(3),所述下水管(3)的下方设置有计量翻斗(4),且所述计量翻斗(4)底部的中间位置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箱体(1)内对应于计量翻斗(4)的两端均设置有集水筒(5),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翻斗(4)内腔设置有第一隔板(6)和两个第二隔板(7),所述第一隔板(6)垂直安装在所述计量翻斗(4)的中部,且所述第一隔板(6)与所述计量翻斗(4)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隔板(7)包括横向段(7.1)和纵向段(7.2),两个所述横向段(7.1)呈平行设置,且两个所述横向段(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雨量监测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集水斗(2),所述集水斗(2)的底部设置有下水管(3),所述下水管(3)的下方设置有计量翻斗(4),且所述计量翻斗(4)底部的中间位置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箱体(1)内对应于计量翻斗(4)的两端均设置有集水筒(5),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翻斗(4)内腔设置有第一隔板(6)和两个第二隔板(7),所述第一隔板(6)垂直安装在所述计量翻斗(4)的中部,且所述第一隔板(6)与所述计量翻斗(4)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隔板(7)包括横向段(7.1)和纵向段(7.2),两个所述横向段(7.1)呈平行设置,且两个所述横向段(7.1)的相对端分别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隔板(6)的前后两端,两个所述纵向段的相背端分别连接所述计量翻斗(4)的前后侧内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雨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翻斗(4)的两端设置成圆弧形,所述计量翻斗(4)的两端呈敞口设置,且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分别用于贴合所述计量翻斗(4)两端的两个弧形挡板(8),且所述弧形挡板(8)的底部高度大于所述集水筒(5)的顶端入口高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雪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鹿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