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线路防雷结构及配电线路防雷方法。
技术介绍
1、雷电灾害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雷击对于配电线路有着多方面的严重影响。当发生雷击时,强大的雷电可能造成线路过电压从而引起短路,导致保护跳闸;变电站的室外露天设备若遭受雷电电击,有可能引发设备故障甚至火灾等情况;雷电冲击后产生的雷电波若沿着输配电线路侵入变电站,会对变电站设备构成巨大威胁,可能导致大面积停电,对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变电站的内部配电线路会在遭受雷击后出现电磁感应,可能出现变压器高压线路因雷击短路造成变压器烧毁等情况。因此,雷击对于配电线路的影响是巨大且不可忽视的,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防雷措施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2、其中,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一般偏低,当出现雷击情况时,雷电流会沿着导线进入到变电所的电气设备里,此时,主要依赖于变电所出线间隔的过压继电保护装置实施跳闸动作,然后再重合,以此来达成保护变电所内电气设备的意图。从技术角度来讲,这属于最后一道技术措施防护,但会带来以下三个后果:第一,变电所出线的
...【技术保护点】
1.配电线路防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杆塔(1),所述杆塔(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架空配电线路导线的带避雷器绝缘子(2),所述杆塔(1)中设置有若干个从上端延伸至下端的引流内筋(3),所述杆塔(1)的下端埋入地下,且所述杆塔(1)的埋入地下的至少部分表面包覆有接地极板(4),所述杆塔(1)的上端预埋有接地螺母(5),所述接地极板(4)和所述接地螺母(5)分别与所述引流内筋(3)焊接导通,所述接地螺母(5)中穿设有穿芯螺栓,所述带避雷器绝缘子(2)安装在导电横担(6)上,所述带避雷器绝缘子(2)的内部中空并穿设有避雷器本体(7),所述避雷器本体(7)分别与所述配电线路导线
...【技术特征摘要】
1.配电线路防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杆塔(1),所述杆塔(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架空配电线路导线的带避雷器绝缘子(2),所述杆塔(1)中设置有若干个从上端延伸至下端的引流内筋(3),所述杆塔(1)的下端埋入地下,且所述杆塔(1)的埋入地下的至少部分表面包覆有接地极板(4),所述杆塔(1)的上端预埋有接地螺母(5),所述接地极板(4)和所述接地螺母(5)分别与所述引流内筋(3)焊接导通,所述接地螺母(5)中穿设有穿芯螺栓,所述带避雷器绝缘子(2)安装在导电横担(6)上,所述带避雷器绝缘子(2)的内部中空并穿设有避雷器本体(7),所述避雷器本体(7)分别与所述配电线路导线和所述导电横担(6)导通,所述导电横担(6)通过所述穿芯螺栓与所述杆塔(1)固定并与所述接地螺母(5)导通,以将所述配电线路导线上的雷电流导入大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线路防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极板(4)为不锈钢板,所述接地螺母(5)为不锈钢管,所述接地极板(4)和所述接地螺母(5)分别与所述引流内筋(3)通过不锈钢焊条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线路防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塔(1)为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水泥杆,所述引流内筋(3)为预埋在所述杆塔(1)中的纵向钢筋,多个所述引流内筋(3)围绕所述杆塔(1)的轴线环形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线路防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避雷器绝缘子(2)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固定配电线路导线的上金属头(8),所述带避雷器绝缘子(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导电横担(6)固定并导通的下金属头(9),所述避雷器本体(7)的一端与所述上金属头(8)连接导通,所述避雷器本体(7)的另一端与所述下金属头(9)连接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线路防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金属头(9)上设置有雷击计数器(10)、失效报警器(11)和信号发射器(12),所述雷击计数器(10)用于监测和记录所述避雷器本体(7)的放电动作次数和雷击参数,所述失效报警器(11)用于在所述带避雷器绝缘子(2)失去绝缘功能或所述避雷器本体(7)失效短路时进行报警,所述信号发射器(12)用于将所述雷击计数器(10)的采集信息、所述失效报警器(11)的报警信号及所述配电线路导线的每相导线上即时负载数据传输给控制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知行,翁旭,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太湖电力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