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接触介王王笼,属于蜂王介入设备。
技术介绍
1、在养蜂过程中,蜂群偶尔会出现失王的情况,即蜂群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蜂王死亡的情况。当蜂群失王,并且蜂群无法再通过自身力量培育新蜂王时(例如新王交尾失败),需要人为介入新蜂王。通常的做法是用王笼装载新蜂王,将其转移到失王蜂群处,为蜂群介入新蜂王。市面上的王笼在使用过程中,都需要养蜂人打开蜂箱,手持王笼伸入蜂箱内部,并开启王笼,整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技巧,难免会接触到蜜蜂,因此对于养蜂新手或者业余养蜂爱好者来说,具备一定的难度,成功率不高,可操作性较低,往往会导致介王过程失败。
2、当前,市面上仅有例如cn108419718b所展示的蜂王诱入装置及诱王蜂箱,但是,这种设备及其类似设备仅能解决如何成功诱入蜂王的问题,在蜂王转移至蜂箱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手动开启蜂箱并进入蜂箱内介王,同样无法避免介王过程中因接触而产生的各种情况。
3、因此,要想降低介王失败的概率,提高介王的可操作性,设计专利技术一款在不接触蜜蜂的情况下也能介入蜂王的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接触介王王笼,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触介王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外壳、王笼外壳、王笼内胆均设置有多个成阵列排布的条状缝隙,所述条状缝隙的宽度小于蜜蜂的最大宽度;王笼模块在套接外壳的内部移动过程中,所述套接外壳、王笼外壳、王笼内胆的条状缝隙在相互错位的条件下不会被完全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接触介王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王笼外壳、王笼内胆的条状缝隙两侧设置有保护槽,所述保护槽的深度大于蜂王腿部的最大直径,所述保护槽的长度大于蜂王腿部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接触介王王笼,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接触介王王笼,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触介王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外壳、王笼外壳、王笼内胆均设置有多个成阵列排布的条状缝隙,所述条状缝隙的宽度小于蜜蜂的最大宽度;王笼模块在套接外壳的内部移动过程中,所述套接外壳、王笼外壳、王笼内胆的条状缝隙在相互错位的条件下不会被完全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接触介王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王笼外壳、王笼内胆的条状缝隙两侧设置有保护槽,所述保护槽的深度大于蜂王腿部的最大直径,所述保护槽的长度大于蜂王腿部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接触介王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外壳的后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孔,通过第一固定孔、紧固件连接套件外壳和蜂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接触介王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外壳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延展部,所述第一延展部也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套接口的外周设置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桂松,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绿色蜂尚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