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弹性体隔声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0486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氨酯弹性体隔声垫,涉及隔声材料技术领域。该聚氨酯弹性体隔声垫,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聚醚多元醇50‑100份、异氰酸酯20‑60份、发泡剂5‑20份、催化剂1‑5份、填料10‑30份、助剂1‑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梯度密度设计,实现了对宽频噪声的阻隔,同时兼具轻质、柔韧、耐候性好等优点。制备方法采用多层梯度发泡工艺,通过调控原料配比和发泡参数,形成稳定的密度梯度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均匀密度隔声垫在宽频噪声下隔声效率低、重量大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浮筑楼板隔声的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声材料,具体为一种聚氨酯弹性体隔声垫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隔声垫作为一种常用的降噪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传统的聚氨酯隔声垫通常采用均匀密度结构,其隔声性能主要依赖于材料的面密度(质量定律),即密度越高,隔声效果越好。然而,这种均匀密度结构存在以下不足:

2、1、宽频隔声效率低:均匀密度材料对特定频率的噪声阻隔效果较好,但对宽频噪声(尤其是低频和高频噪声)的综合隔声能力有限,难以满足复杂噪声环境的需求。

3、2、重量大:为提高隔声量,需增加材料密度或厚度,导致隔声垫重量显著增加,不利于建筑浮筑楼板隔声场景的应用。

4、3、柔韧性差:高密度聚氨酯材料往往硬度较高,柔韧性不足,难以适应复杂曲面的铺设,且长期使用中易因振动产生开裂。

5、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梯度结构隔声材料,大多为分段式分层,层间界面明显,易产生声反射,且密度梯度不可调,难以实现宽频优化。此外,现有梯度材料的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难以规模化生产。因此,亟需开发一种结构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弹性体隔声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聚醚多元醇50-100份、异氰酸酯20-60份、发泡剂5-20份、催化剂1-5份、填料10-30份、助剂1-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弹性体隔声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聚醚多元醇80份、异氰酸酯40份、发泡剂10份、催化剂3份、填料20份、助剂5份,其中,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多元醇或聚四氢呋喃多元醇,羟值为20-500mgKOH/g;所述异氰酸酯为TDI、MDI或其混合物,异氰酸酯指数为0.8-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弹性体隔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弹性体隔声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聚醚多元醇50-100份、异氰酸酯20-60份、发泡剂5-20份、催化剂1-5份、填料10-30份、助剂1-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弹性体隔声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聚醚多元醇80份、异氰酸酯40份、发泡剂10份、催化剂3份、填料20份、助剂5份,其中,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多元醇或聚四氢呋喃多元醇,羟值为20-500mgkoh/g;所述异氰酸酯为tdi、mdi或其混合物,异氰酸酯指数为0.8-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弹性体隔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包括物理发泡剂和化学发泡剂,且其质量比为1:0.5-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弹性体隔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包括10-30%重量的膨胀石墨或空心玻璃微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弹性体隔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稳定剂和阻燃剂,其中,所述阻燃剂使隔声垫的燃烧性能达到b1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弹性体隔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垫沿厚度方向具有密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锋冯笑孙维郭亚莉明丹丹夏义兵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奥卓恒静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