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风量布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50133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16
本申请属于畜禽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风量布风系统,包括送风机构,送风机构的出风口处设置主管道,主管道端部连接横管,横管上沿畜禽舍宽度方向设置若干布风管,布风管长度方向与畜禽舍长度方向一致,布风管一端与横管管腔连通、另一端呈封口状,布风管内分为上风腔和下风腔,上风腔和下风腔在布风管远离横管一端连通,下风腔临近横管的端部设置有腔体切换衬布,下风腔对应的布风管管壁上开设出风口。在寒冷冬季,新风从上风腔流入,与畜禽舍内环境进行换热,再从下风腔的出风口排出,从而对新风进行预热,有效降低畜禽的冷应激,提高畜禽的舒适度。在春秋季,腔体切换衬布打开,整个布风管均可进风,保证大进风量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畜禽养殖,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风量布风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现代养殖模式中,需要不断的向畜禽舍内引入新风,为畜禽存活提供必须的氧气。但在冬季以及寒冷区域,室外温度达到零下30℃左右,远远低于畜禽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若直接将室外空气作为新风引入到畜禽舍内,会使畜禽产生冷应激,影响畜禽的生长繁殖,因此必须对室外新风进行预热处理。在春秋季,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则需要更多的新风量进行空气交换。

2、现有新风预热技术例如电暖、燃气锅炉等,虽可为畜禽舍提供适宜温度新风,但能源消耗极大。特别是舍内温度会出现局部温差大、温度浮动大、空气质量差异大等不利影响,难以维持在一种温度合适、节能高效、安全的生长环境,也难以对风量进行有效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风量布风系统。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调节风量布风系统,包括设置在畜禽舍外的送风机构,所述送风机构的出风口处设置有主管道,所述主管道延伸至畜禽舍内并在端部连接有横管,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风量布风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畜禽舍外的送风机构(10),所述送风机构(10)的出风口(33)处设置有主管道(20),所述主管道(20)延伸至畜禽舍内并在端部连接有横管(21),所述横管(21)上沿畜禽舍宽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布风管(30),所述布风管(30)的长度方向与畜禽舍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横管(21)和布风管(30)均布置在畜禽舍顶部,所述布风管(30)的一端与横管(21)管腔连通、另一端呈封口状,所述布风管(30)内分为上风腔(31)和下风腔(32),所述上风腔(31)和下风腔(32)在布风管(30)远离横管(21)一端连通,所述下风腔(32)对应的布风管(30)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风量布风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畜禽舍外的送风机构(10),所述送风机构(10)的出风口(33)处设置有主管道(20),所述主管道(20)延伸至畜禽舍内并在端部连接有横管(21),所述横管(21)上沿畜禽舍宽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布风管(30),所述布风管(30)的长度方向与畜禽舍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横管(21)和布风管(30)均布置在畜禽舍顶部,所述布风管(30)的一端与横管(21)管腔连通、另一端呈封口状,所述布风管(30)内分为上风腔(31)和下风腔(32),所述上风腔(31)和下风腔(32)在布风管(30)远离横管(21)一端连通,所述下风腔(32)对应的布风管(30)管壁上开设有出风口(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风量布风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布风管(30)的管腔中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中间网格衬布(34),所述中间网格衬布(34)的长度小于布风管(30)长度且临近横管(21)的一端与布风管(30)端部平齐,所述中间网格衬布(34)的宽度与布风管(30)直径一致且两长边与布风管(30)两侧管壁连接,所述中间网格衬布(34)上侧还设置有分割衬布(35),所述分割衬布(35)的长度与中间网格衬布(34)的长度一致、宽度等于布风管(30)上半圆的圆弧长度,所述分割衬布(35)将布风管(30)的管腔分为在封口端连通的上风腔(31)和下风腔(32),所述下风腔(32)临近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军葛延柯高岩丁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本为农业科技郑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