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移动充电宝的三元高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4942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移动充电宝的三元高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多元素掺杂的协同作用,稳定三元正极材料层状结构的稳定性,拓宽锂离子的传输通道并提升M‑O的键能,减少在副反应发生过程中晶格氧的产生,减少材料的产气,提升材料的热稳定性;另外将三元正极材料采用磷酸盐、固态电解质以及氧酸锂盐氧化物利用有机溶剂进行湿法包覆,并根据三元正极材料一烧物料的表面残碱及氧酸锂盐氧化物的量来进行计算,确定是否在有机溶剂中补充一定的锂盐来减少三元正极材料的锂溶出与表面锂的过渡消耗,将包覆好的物料通过高温固相烧结,制备出表面残碱较低,高温存储性能以及热稳定性优异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移动充电宝的三元高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进入21世纪,随着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移动电子设备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移动电子设备一般体积较小,便于携带与使用,但是其本身储存电能设备一般较小,且不可拆卸,所以移动储能设备的需求日益增长,锂离子电池作为移动储能设备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移动储能设备的使用寿命与安全性,另外随着我国移动储能设备的快速发展,我国经常需要向印度、欧美等国外客户进行远洋运输,运输周期在10-30天左右,其货柜温度最高能到60-80℃左右,且移动储能设备的使用工况一般较差,温度范围跨越了-20-70℃,因此当前对移动储能设备用锂离子电池提出了更高温度下的存储性能及热稳定性的需求。三元正极材料因其高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循环性能,成为了该领域锂离子电池对正极材料的主流选择,然而随着镍含量的不断升高,高镍三元正极材料(nimol%≥80%)在高温下的存储性能及热稳定性较差,限制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在该领域的应用;

2、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随着本身镍含量的升高,其容量升高,制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移动充电宝的三元高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移动充电宝的三元高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所述前驱体的D50在8μm至12μm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移动充电宝的三元高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M的原晶尺寸均≤1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移动充电宝的三元高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移动充电宝的三元高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移动充电宝的三元高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移动充电宝的三元高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所述前驱体的d50在8μm至12μm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移动充电宝的三元高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m的原晶尺寸均≤1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移动充电宝的三元高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移动充电宝的三元高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移动充电宝的三元高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第一次煅烧具体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移动充电宝的三元高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粉碎具体为:将一次烧结完成的掺杂物料采用双层对辊机进行粗破,控制上层对辊间隙在10±3mm,控制下层对辊间隙在3.5±1mm,防止物料被过度粉碎,导致表面结构破碎或有裂纹产生;破碎后将物料用球磨机进行球磨粉碎,粉碎锆球用5mm型号、10mm型号混合,混合比例为1:1,锆球的重量与物料的重量比值控制在1:3,将球磨机转速控制在200转/min,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威李雯郑丽丽张康康
申请(专利权)人:天力锂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