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具体涉及一种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储能装置通常包括壳体、裸电芯、极耳、端盖组件等,组装时,自裸电芯引出的极耳进行弯折后与端盖组件连接形成整体,再将裸电芯和极耳自壳体的开口处伸入壳体内,之后再将端盖组件与壳体连接以封闭壳体内部的空间。
2、储能装置组装时的极耳弯折时会拉扯极耳,储能装置运行过程中裸电芯的膨胀也会导致极耳被拉扯,这都会导致与极耳相连的裸电芯的极片相对于隔膜产生错位移动。极片的错位移动可能会导致裸电芯内的正极片和负极片接触形成短路,也可能导致裸电芯的overhang区域异常,存在较高的析锂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解决极耳拉扯极片导致的极片错位移动的问题。
2、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包括:
4、裸电芯,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裸电芯的厚度方向;
5、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极耳(20)连接形成极耳件(25),所述极耳件(25)包括引出部(251)、弯折部(252)和连接部(253),所述引出部(251)与所述裸电芯(10)连接,所述引出部(251)远离所述裸电芯(10)的一端与所述弯折部(252)连接,所述弯折部(252)远离所述引出部(25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253)连接,所述连接部(253)朝向所述第二表面(12)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胶膜(31)和所述第二胶膜(32)贴附在所述极耳件(25)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极耳(20)连接形成极耳件(25),所述极耳件(25)包括引出部(251)、弯折部(252)和连接部(253),所述引出部(251)与所述裸电芯(10)连接,所述引出部(251)远离所述裸电芯(10)的一端与所述弯折部(252)连接,所述弯折部(252)远离所述引出部(25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253)连接,所述连接部(253)朝向所述第二表面(12)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胶膜(31)和所述第二胶膜(32)贴附在所述极耳件(25)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区域(322)还延伸超过所述连接片(40)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膜(32)为耐高温胶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311)自远离所述第二区域(312)的一端到与所述第二区域(312)连接的一端的尺寸为l1,所述第二区域(312)自远离所述第一区域(311)的一端到与所述第一区域(311)连接的一端的尺寸为l2,所述第三区域(321)自远离所述第四区域(322)的一端到与所述第四区域(322)连接的一端的尺寸为l3,所述第四区域(322)自远离所述第三区域(321)的一端到与所述第三区域(321)连接的一端的尺寸为l4,满足:1/4≤l2/l1≤4/5,1/4≤l4/l3≤4/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膜(31)的l1与所述第二胶膜(32)的l3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所述弯折部(252)比所述第二表面(12)更靠近所述第一表面(11),所述第一胶膜(31)的l1大于所述第二胶膜(32)的l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膜(31)的l2小于所述第二胶膜(32)的l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亮,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