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把结构及其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927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11
本技术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把结构及其门锁,门把结构包括壳体、离合器组件、加强板、支撑板、致动杆及把手,壳体上铆接有固定柱,离合器组件安装在壳体内并由固定柱进行限位,加强板距离一定间隙地设置在离合器组件的上面,支撑板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柱并将加强板压紧。致动杆穿过面板、支撑板和加强板向离合器组件延伸并与离合器组件传动连接,面板封闭壳体。门把结构通过支撑板、加强板和固定柱作为受力支撑载体,当驱动把手时,由于间隙的存在,作用力避开了离合器壳,把手拉力或压力最终通过支撑板、加强板、固定柱传递到门板上,避免了离合器壳因受力变形而导致复位作用失效,使得把手能够正常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锁具,尤其涉及一种门把结构及其门锁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常用的门锁一般包括锁芯部件和门把部件,锁芯部件通常是安装在门板内部,门把部件安装在门板外侧。门把部件一般由壳体、把手和离合器组成,离合器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部,通过把手连接离合器,当离合器接合时,下压或上拉驱动把手均可以完成开锁动作,放手后把手在离合器的复位作用下会回弹到原位,离合器也同时分离。

2、现有技术的离合器的壳件一般都是钣金件,其硬度比较软,且把手安装时直接抵接在离合器壳的表面上,把手的作用力会直接作用在离合器壳上,在面对把手大拉力或大压力时,特别是力度达到1600n以上,容易造成离合器壳的变形,导致离合器的复位作用失效,把手不能回弹到原位。

3、因此,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门把结构,采用加强板和支撑板与离合器组件进行装配的结构,将把手的作用力传导到壳体上,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门把结构,包括:

2、壳体,所述壳体上紧固安装有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门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采用S50C或65Mn钢材制造,所述加强板通过热处理工艺加强硬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大小为2-5mm±0.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的底端铆接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离合器组件设置有若干贯穿孔,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定位所述离合器组件,所述固定柱限制所述离合器组件跟转所述把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组件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致动杆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门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采用s50c或65mn钢材制造,所述加强板通过热处理工艺加强硬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大小为2-5mm±0.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的底端铆接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离合器组件设置有若干贯穿孔,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定位所述离合器组件,所述固定柱限制所述离合器组件跟转所述把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组件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致动杆适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安装,所述离合器组件接合状态下,所述致动杆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转动可带动所述输出端转动开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作升李骁李志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奋达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