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盾构隧道纵环缝用减振防水抗冲击衬垫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4921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纵环缝用减振防水抗冲击衬垫及方法,衬垫基体,衬垫基体与管片接触的面呈平面,与相邻衬垫基体相接触的面为弧面,弧面的表面装配有防水结构;衬垫基体的内部设有中空隔腔;抗冲击减振支撑单元,在中空隔腔中呈矩阵布置;振动波耗散介质,填充在中空隔腔中位于抗冲击减振支撑单元之间;渗漏水识别模块,嵌设在防水结构表面;信号传输模块,用于将渗漏水识别模块识别的数字信号传递至盾构隧道病害监测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削弱盾构隧道管片间传递的振动波,及时监测由于错台等病害而由盾构隧道临土侧通过管片密封条的渗漏水,避免管片在拼装和使用时于接缝处产生破坏或应力集中现象,节约维护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振动控制与病害治理领域,是一种盾构隧道纵环缝用减振防水抗冲击衬垫及方法


技术介绍

1、伴随轨道交通运输需求及运营里程的不断扩大,区间盾构隧道的病害问题越来越多样化。盾构隧道在长期运营中面临着振动和渗漏水两大关键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隧道的使用寿命和结构安全,还对附属设施和列车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不利影响。

2、盾构隧道中的振动主要来源于列车运行振动:列车通过轨道时的轮轨接触力以及隧道结构的动态响应会产生显著振动。这种振动会通过隧道结构传递至周围土体,可能对邻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造成损害。

3、在轨道交通中盾构隧道一般处于地下环境,其周围通常存在较高的水压,且渗漏水在前期很难被监测到,因此防水性能和渗漏水监测是隧道结构设计中的核心关注点。然而,盾构隧道防水性能容易受到接缝渗漏、防水材料老化和外部水压力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4、目前,在减振方面,现有盾构隧道的减振技术通常依赖于轨道减振系统(如弹性扣件、浮置板轨道),虽然能减小列车振动对结构的影响,但对于低频振动及整体结构振动的控制效果有限。此外,轨道减振措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隧道纵环缝用减振防水抗冲击衬垫,粘贴在盾构隧道管片(1)接缝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纵环缝用减振防水抗冲击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阻尼缓冲介质的有效阻尼比DCReff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隧道纵环缝用减振防水抗冲击衬垫,其特征在于,采用类比法估算振动源级Lv,source: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纵环缝用减振防水抗冲击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基体由基体上部和基体下部对合而成,所述抗冲击减振支撑单元包括位于所述基体上部的第一抗冲击减振支撑单元和位于所述基体下部的第二抗冲击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隧道纵环缝用减振防水抗冲击衬垫,粘贴在盾构隧道管片(1)接缝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纵环缝用减振防水抗冲击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阻尼缓冲介质的有效阻尼比dcreff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隧道纵环缝用减振防水抗冲击衬垫,其特征在于,采用类比法估算振动源级lv,source: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纵环缝用减振防水抗冲击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基体由基体上部和基体下部对合而成,所述抗冲击减振支撑单元包括位于所述基体上部的第一抗冲击减振支撑单元和位于所述基体下部的第二抗冲击减振支撑单元,所述基体上部上朝向所述基体下部的对接面上与所述基体上部一体成形有若干第一抗冲击减振支撑单元,所述基体下部上朝向所述基体上部的对接面上与所述基体下部一体成形有第二抗冲击减振支撑单元,所述第二抗冲击减振支撑单元与所述第一抗冲击减振支撑单元一一上下对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盾构隧道纵环缝用减振防水抗冲击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基体的材料和所述抗冲击减振支撑单元的材料相同,均为epdm三元乙丙橡胶材料。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浩郑卓荣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