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合页及包装盒,属于机械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面折叠合页及包装盒。
技术介绍
1、合页又名合叶,古来有之,流传至今无非就是两片固定板中间用铰链轴连接,属于带转轴的体系,如门合页就是用来保持门打开或关闭时做转动的装置。但是这类合页有个不可避免的缺点,与合页相配合使用的门的弯折处只能为直线。
2、申请号为202010581359.8,申请日为2020年6月23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拆式隐形铰链及其安装工艺,包括第一铰链板、第二铰链板和铰链轴,第一铰链板和第二铰链板之间通过铰链轴转动连接,第一铰链板内挖设有铰链板通槽,第二铰链板与铰链板通槽相适配,以使第二铰链板与第一铰链板位于同一平面内,通过铰链板通槽的设置,便于使得第一铰链板、第二铰链板折叠在同一平面内,可以减小铰链折叠后的铰链厚度,从而减小门与门框之间的间距,从而进一步提高门的隐形程度,提高室内的美观性能。虽然该专利技术解决了隐藏性不佳的问题,同时又提高了美观性能,但依然具有以下缺陷:
3、该专利技术不能应用于弯折处为曲面的使用环境。
>4、公开该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曲面折叠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折叠合页包括第一叶板(1)、第二叶板(2)、铰链轴(3),所述第一叶板(1)、第二叶板(2)通过铰链轴(3)转动连接,第一叶板(1)包括上端部(11)、下端部(12),上端部(11)包括上外侧面(111)、上内侧面(112),下端部(12)包括下外侧面(121)、下内侧面(122),第一叶板(1)的右侧连接有第一凸台(13)、第二凸台(14),第一凸台(13)上连接有第一铰链柱(131),第二凸台(14)上连接有第二铰链柱(141),第一叶板(1)的左侧连接有第一簧片(15)、第二簧片(16)。
2.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面折叠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折叠合页包括第一叶板(1)、第二叶板(2)、铰链轴(3),所述第一叶板(1)、第二叶板(2)通过铰链轴(3)转动连接,第一叶板(1)包括上端部(11)、下端部(12),上端部(11)包括上外侧面(111)、上内侧面(112),下端部(12)包括下外侧面(121)、下内侧面(122),第一叶板(1)的右侧连接有第一凸台(13)、第二凸台(14),第一凸台(13)上连接有第一铰链柱(131),第二凸台(14)上连接有第二铰链柱(141),第一叶板(1)的左侧连接有第一簧片(15)、第二簧片(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面折叠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簧片(15)包括上第一弧线条状体(151)、上第一直线条状体(152),所述第二簧片(16)包括下第一弧线条状体(161)、下第一直线条状体(1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曲面折叠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簧片(15)包括上第一弧线条状体(151)、上第二弧线条状体(153)、上第三弧线条状体(154)、上第一直线条状体(152)、上第二直线条状体(156)、上第三直线条状体(157)、上第四直线条状体(158),所述第二簧片(16)包括下第一弧线条状体(161)、下第二弧线条状体(163)、下第三弧线条状体(164)、下第一直线条状体(162)、下第二直线条状体(166)、下第三直线条状体(167)、下第四直线条状体(168);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曲面折叠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簧片(15)包括上第一弧线条状体(151)、上第二弧线条状体(153)、上第三弧线条状体(154)、上第四弧线条状体(155)、上第一直线条状体(152)、上第二直线条状体(156)、上第三直线条状体(157)、上第四直线条状体(158),所述第二簧片(16)包括下第一弧线条状体(161)、下第二弧线条状体(163)、下第三弧线条状体(164)下第四弧线条状体(165)、下第一直线条状体(162)、下第二直线条状体(166)、下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豪,邹可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洋系智能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