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9121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10
提供一种抑制锂二次电池的输出特性和生产能力的降低的技术。锂二次电池具备:(a)第一层叠体,其具备从第一电极露出的第一端部;(b)中间层叠体;(c)第二层叠体,其具备从第二电极露出的第二端部;(d)配置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金属片;以及(e)电极片,其与第一端部、金属片以及第二端部构成接合区域,并与第一层叠体以及第二层叠体电连接。接合区域在层叠方向上的截面中包含一对第一导电层、金属片一级一对第二导电层一体化并层叠而构成的第一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锂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1、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使用在树脂膜的两面形成有金属层的集电体来提高电池单元的安全性。树脂膜的膜表面/背面被绝缘性的树脂层隔开,无法进行电导通。因此,在连接用于引出布线的电极片和电极膜时,电极的表面/背面、以及多个电极与电极片之间无法导通。关于这一点,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为了将隔着树脂层的各金属层连接到用于引出布线的电极片,将集电体多次折叠并层叠于各金属层。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02711号公报

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01632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2、本公开提供一种抑制锂二次电池的输出特性和生产能力的降低的技术。

3、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4、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该锂二次电池具备:(a)第一层叠体,其包含由一对第一导电层隔着第一绝缘层而构成的第一集电体、以及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叠体和所述第二层叠体隔着所述中间层叠体在所述层叠方向上交替地配置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叠体由平板状的片材构成,所述第二层叠体由与所述第一层叠体分体的平板状的片材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叠体和所述第二层叠体通过将一张片材折叠或卷绕而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叠体和所述第二层叠体总共配置10层以上。>

6.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锂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叠体和所述第二层叠体隔着所述中间层叠体在所述层叠方向上交替地配置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叠体由平板状的片材构成,所述第二层叠体由与所述第一层叠体分体的平板状的片材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叠体和所述第二层叠体通过将一张片材折叠或卷绕而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叠体和所述第二层叠体总共配置10层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层叠方向上交替地配置多个,所述金属片配置在多个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的数量为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的总数的3倍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层叠方向上的位置,设定配置在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之间的金属片的数量或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还配置在所述电极片和与该电极片对置的所述第一端部或所述第二端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一对第一导电层、所述一对第二导电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山刚辅三宅实藤木聪绪方健
申请(专利权)人:特拉沃特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