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加工,特指一种多工位三维力控补偿机构。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
1、随着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多工位加工系统成为提升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在现有的自动化加工设备中,常采用多个加工工位同时进行用以提高整体加工效率。然而,当前各个加工工位往往执行统一动作,但因为胚料不同造成装夹、刀具磨损等情况不一致,导致在长时间加工后,尤其是在y轴方向上,各工位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误差。这种情况如果不逐一调整,将对产品的加工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2、目前,调整这些误差主要依赖于工人师傅的经验,然而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还无法实现及时的动态调整。如:在市场上,多工位研磨抛光设备由于各个工位的精度差异和受力不均,进一步影响了最终产品的良率。特别是面对超高精度要求的产品时,确保多工位加工的一致性变得愈发困难,且在实际操作中,工件、装配等误差与设计时的累计误差常常无法有效控制。
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三维力控补偿机构,包括有至少两个加工工位,其特征在于,每个加工工位包括:Y轴模组(1)、安装于Y轴模组(1)上的X轴模组(2)、安装于X轴模组(2)上的Z轴模组(3)、安装于Z轴模组(3)上的力控传感器(4)及安装于力控传感器(4)上的C轴模组(5),其中,C轴模组(5)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治具的连接板(6),力控传感器(4)位于C轴模组(5)的中部,且C轴模组(5)的驱动装置(55)位于力控传感器(4)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三维力控补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轴模组(5)包括有贯穿力控传感器(4)的中心转轴(51)、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三维力控补偿机构,包括有至少两个加工工位,其特征在于,每个加工工位包括:y轴模组(1)、安装于y轴模组(1)上的x轴模组(2)、安装于x轴模组(2)上的z轴模组(3)、安装于z轴模组(3)上的力控传感器(4)及安装于力控传感器(4)上的c轴模组(5),其中,c轴模组(5)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治具的连接板(6),力控传感器(4)位于c轴模组(5)的中部,且c轴模组(5)的驱动装置(55)位于力控传感器(4)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三维力控补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轴模组(5)包括有贯穿力控传感器(4)的中心转轴(51)、套设于中心转轴(51)上并与力控传感器(4)固定的外壳套筒(52)、安装于力控传感器(4)下方并套设于中心转轴(51)外围的支撑座(53)及设置于支撑座(53)上并用于驱动中心转轴(51)旋转的驱动装置(5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位三维力控补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5)包括有安装于支撑座(53)上并连接中心转轴(51)的减速器(54)、设置于减速器(54)外壳上并向外悬臂延伸的悬臂支撑板(553)、安装于悬臂支撑板(553)上的第一电机(551)及设置于第一电机(551)与减速器(54)之间的传动皮带(552),其中,传动皮带(552)两端的皮带轮分别安装于第一电机(551)的输出轴上与减速器(54)的输出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位三维力控补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转轴(51)的上端设置有上部配气块(56),中心转轴(51)的中心设置有第一气道(511),该第一气道(511)上端一直延伸穿过连接板(6),且上部配气块(56)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用于连通第一气道(511)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隆,高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西可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