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内槽结构部件连接,具体是一种适用于振动结构的止动结构。
技术介绍
1、在具有内槽结构的部件连接时,为了提高部件连接的稳定性,一般都是通过螺栓、螺母、圆形垫片和弹片来进行连接固定,这种固定方式操作简单,便于各部件的拆卸和组装,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中。
2、在实际的结构部件连接中,尤其是对振动频繁的结构部件来说,将会使得部分的结构部件存在主动或者被动振动的情况,此时若使用螺栓螺母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将会使得振动传递到使用螺栓连接固定的结构中,而随着振动的持续传递,螺栓将会受到影响,出现松动甚至脱落的情况,从而影响结构连接的稳定性,降低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因此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振动结构的止动结构,具有防止螺栓因振动而松动脱落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振动结构的止动结构,包括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顶端的右侧开设有第一直槽口,所述第一部件内部的右侧活动套接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振动结构的止动结构,包括第一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1)顶端的右侧开设有第一直槽口(2),所述第一部件(1)内部的右侧活动套接有第二部件(3),所述第二部件(3)顶端的左侧开设有位于第一直槽口(2)下方的第二直槽口(4),所述第一直槽口(2)和第二直槽口(4)的内部均活动套接有螺栓杆(5),所述螺栓杆(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螺栓帽(6),所述螺栓帽(6)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上斜杆(8)和下斜杆(9),所述上斜杆(8)的顶端和第二部件(3)内表面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下斜杆(9)的底端和第二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振动结构的止动结构,包括第一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1)顶端的右侧开设有第一直槽口(2),所述第一部件(1)内部的右侧活动套接有第二部件(3),所述第二部件(3)顶端的左侧开设有位于第一直槽口(2)下方的第二直槽口(4),所述第一直槽口(2)和第二直槽口(4)的内部均活动套接有螺栓杆(5),所述螺栓杆(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螺栓帽(6),所述螺栓帽(6)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上斜杆(8)和下斜杆(9),所述上斜杆(8)的顶端和第二部件(3)内表面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下斜杆(9)的底端和第二部件(3)内表面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上斜杆(8)和下斜杆(9)的相对面均和螺栓帽(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板(7)中端的内部开设有圆孔(10),所述螺栓杆(5)位于圆孔(10)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振动结构的止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杆(5)外表面的底部活动套接有第一圆形垫片(11),所述第一圆形垫片(11)的顶端和第二部件(3)内表面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圆形垫片(11)的底端和连接板(7)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螺栓杆(5)外表面的顶部活动套接有第二圆形垫片(12),所述第二圆形垫片(12)的底端和第一部件(1)的顶端活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静,冯智涛,杨波,陈霞,
申请(专利权)人:津西绿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