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并联采样电阻的电机堵转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8724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堵转保护电路领域,尤指一种基于并联采样电阻的电机堵转保护电路,包括:电机驱动模块,包含H桥电路;电流采样模块,包含相互并联的第一采样电阻R9和第二采样电阻R91组成,用于将电机电流转换为采样电压;滤波模块包含电感L2和第一电容C3,所述电感L2的一端连接至第一采样电阻R9与第二采样电阻R91的并联节点,另一端通过第一电容C3接地;控制模块,包含MCU,MCU用于周期性采集滤波后的采样电压,并将其转换为对应的电流值;MCU将所述电流值与预设的基准电流阈值进行比较;当检测到电流值持续超过基准电流阈值达到预设时长时,控制电机驱动模块切断电机供电。从而有效避免电机长时间处于堵转状态,保护电机免受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堵转保护电路领域,尤指一种基于并联采样电阻的电机堵转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1、传统的电子垃圾桶电路往往缺乏专门的堵转检测机制。当电机驱动桶盖开启或关闭到位后,如果桶盖被限位,电机可能会继续运转并处于堵转状态。此时,电机电流会急剧上升,但传统电路无法及时检测到这种异常情况,从而无法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2、即使部分传统电路设计了某种形式的保护机制,其响应速度也往往滞后于堵转的发生。这意味着在电机已经遭受损害甚至引发安全事故之前,保护机制可能仍未启动,无法有效防止堵转带来的损害。

3、另外传统的电子垃圾桶电路通常采用固定的电机动作时间来驱动桶盖开启或关闭。然而,这种设计并未考虑电池电量的变化和电机转速的差异。当电池容量充足时,电机转速快,桶盖开启或关闭所需的实际时间可能远小于设定的固定时间,导致电机在剩余时间内处于堵转状态,白白浪费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并联采样电阻的电机堵转保护电路,该电路通过并联采样电阻实时监测电机电流的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并联采样电阻的电机堵转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并联采样电阻的电机堵转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样电阻(R9)与第二采样电阻(R91)的阻值范围为1.1Ω-1.6Ω,并联后等效阻值范围为0.55Ω-0.8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并联采样电阻的电机堵转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并联采样电阻的电机堵转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P型晶体管(Q2)的基极通过第一限流电阻(R5)连接至MCU的第一驱动信号端(MODRV C);第一N型晶体管(Q4)的基极通过第二限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并联采样电阻的电机堵转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并联采样电阻的电机堵转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样电阻(r9)与第二采样电阻(r91)的阻值范围为1.1ω-1.6ω,并联后等效阻值范围为0.55ω-0.8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并联采样电阻的电机堵转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并联采样电阻的电机堵转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p型晶体管(q2)的基极通过第一限流电阻(r5)连接至mcu的第一驱动信号端(modrv c);第一n型晶体管(q4)的基极通过第二限流电阻(r7)连接至mcu的第三驱动信号端(modrvd);第二p型晶体管(q3)的基极通过第三限流电阻(r6)连接至mcu的第二驱动信号端(modrva);第二n型晶体管(q5)的基极通过第四限流电阻(r8)连接至mcu的第四驱动信号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智汇欧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