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监测数据传输系统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48682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数字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智能变电站监测数据传输系统及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构建监测数据的反射延迟时间,可实现监测设备间通信状态的实时异常检测,同时,判断驻波闭合状态,能够精确划定链路中故障或信号干扰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取每条备用链路末级设备的电压扰动数据,可量化链路的扰动强度及持续性,对链路扰动影响等级进行打分并排序,使评分最低的链路优先作为热备通道,在切换前还对链路路径拓扑进行一致性校验,从而保障链路切换响应的实时性;同时,基于构建的硬压板监测网络能准确判断链路连接情况及电气设备工作情况,从而为链路切换和异常检测提供有效支撑,使整体监测数据传输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及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字通信,尤其涉及智能变电站监测数据传输系统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1、数字通信
涉及信息在不同位置之间的数字化传输、处理与交换,包括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编码与译码、同步、误码控制以及数据在通信链路中的高效传送与管理。

2、其中,传统智能变电站监测数据传输系统是指用于将变电站内各类监测设备采集到的状态信息、电气量参数及运行数据进行编码、传输与接收的通信系统。

3、由于传统智能变电站监测数据传输系统主要依赖基础通信协议完成监测信号的编码传输与接收操作,在运行过程中缺乏对反射信号特征的跟踪与分析能力,当链路中存在同步延迟波动、反射路径变化或局部扰动等现象时,系统难以及时识别异常节点或结构段,特别在链路存在驻波形成时无法定位闭合区域,仅依靠监测设备本身的状态反馈而非数据波动特性,易造成异常判断的滞后或误判,例如在备用链路切换过程中,往往仅根据设备状态标识进行切换判断,缺乏对备用链路当前信号稳定性与干扰强度的量化评估,导致切换后的通道仍可能处于高扰动状态,从而影响数据传输的连续性与准确性。


>

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变电站监测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变电站内监测设备和依次连接的延迟同步识别模块、驻波结构判断模块、扰动参数提取模块、扰动评分排序模块、热备链路切换模块;变电站内监测设备至少设有硬压板闭合状态监测单元;所述硬压板闭合状态监测单元与连接判断模块组建并行分布式传感器节点架构,并与所述延迟同步识别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监测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压板闭合状态监测单元上还设有磁流体观测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监测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同步结构数据段包括同步时差分布特征、异常同步模式标识和反射路...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变电站监测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变电站内监测设备和依次连接的延迟同步识别模块、驻波结构判断模块、扰动参数提取模块、扰动评分排序模块、热备链路切换模块;变电站内监测设备至少设有硬压板闭合状态监测单元;所述硬压板闭合状态监测单元与连接判断模块组建并行分布式传感器节点架构,并与所述延迟同步识别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监测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压板闭合状态监测单元上还设有磁流体观测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监测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同步结构数据段包括同步时差分布特征、异常同步模式标识和反射路径时延特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监测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同步识别模块包括接收时序构建子模块、延迟模式检测子模块和同步结构输出子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变电站监测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驻波结构判断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郑程予陈瑞李宗跃莫双进岳松岑谭莎康焰崧黎蕾蒋和鑫石其松王宗福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黔江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