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涵道式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8604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涵道式无人机,涉及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机身和推进组件,所述机身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电池仓和后电池仓,所述推进组件包括设置于机身左右两侧的涵道,所述螺旋桨底部设置有电机,且电机通过导线与前电池仓、后电池仓内部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电机连接有飞控系统,所述飞控系统用于控制各电机的转速以及各推进组件的推力方向。该涵道式无人机,涵道作为天然的声音屏障,能够降低螺旋桨所产生的噪声,且涵道通过抑制叶尖涡流直接向外辐射噪声、平滑约束尾流减少湍流噪声,以及螺旋桨多叶片、小直径配合声学衬垫吸收高频范围的噪声,由此通过多方式来显著改善无人机噪声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具体为一种涵道式无人机


技术介绍

1、当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即evtol领域已形成多旋翼、复合翼和倾转旋翼三大主流技术构型,每种构型在气动特性、推进系统和适用场景方面各具特点,多旋翼evtol采用无机翼设计,完全依赖多个旋翼的动力输出来提供全部升力和前行动力;复合翼evtol采用分设系统设计,具有独立的垂直升力系统与水平推进系统;倾转旋翼构型通过机械倾转机构实现动力单元方向变化,旋翼既提供升力也提供巡航推力。

2、目前,噪声污染问题是传统evtol面临的最突出缺点之一,开放式螺旋桨evtol在垂直起降阶段通常产生85-95分贝的噪声水平,相当于重型卡车的工作噪音,严重限制了其在城市密集区的应用,这种高分贝噪声主要来源于螺旋产生的宽频噪声以及桨-涡干扰效应,在社区环境中容易造成噪声污染,引发公众抵触情绪,此外,开放式螺旋桨通常采用2-4片桨叶设计,产生的低频噪声传播距离远且容易穿透建筑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涵道式无人机,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涵道式无人机,包括机身(1)和推进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电池仓(2)和后电池仓(3),且机身(1)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并呈流线型结构,所述推进组件(4)包括设置于机身(1)左右两侧的涵道(401),且涵道(401)的内部设置有螺旋桨(402),所述涵道(401)的内壁铺设有声学衬垫(403),且涵道(401)的边缘处设置有唇口(404),所述螺旋桨(402)底部设置有电机,且电机通过导线与前电池仓(2)、后电池仓(3)内部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电机连接有飞控系统,所述飞控系统用于控制各电机的转速以及各推进组件(4)的推力方向。

2.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涵道式无人机,包括机身(1)和推进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电池仓(2)和后电池仓(3),且机身(1)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并呈流线型结构,所述推进组件(4)包括设置于机身(1)左右两侧的涵道(401),且涵道(401)的内部设置有螺旋桨(402),所述涵道(401)的内壁铺设有声学衬垫(403),且涵道(401)的边缘处设置有唇口(404),所述螺旋桨(402)底部设置有电机,且电机通过导线与前电池仓(2)、后电池仓(3)内部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电机连接有飞控系统,所述飞控系统用于控制各电机的转速以及各推进组件(4)的推力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涵道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401)呈环形状,且涵道(401)之间关于机身(1)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涵道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401)与螺旋桨(402)之间的间隙控制在螺旋桨(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晓东周光勇蔡昊宇
申请(专利权)人:电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