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染区地下水质监测定期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48163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染区地下水质监测定期采集装置,其结构包括由支撑环台、旋转台、支撑块和定时泵取机构组成的采集机构,旋转台嵌在支撑环台内侧,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控制水泵启动地下水顺着下插管往上流入抽液管内部,接着从抽液管下端排入储液罐内部储存,地下水第一次采集完成后,定时器控制水泵停止工作,接着微型马达运行驱动驱动轮旋转,这时与驱动轮接触的旋转台进行旋转,将第二次采集储存的储液罐带动到抽液管的排液盖下方,等到定时时间到达后,水泵再次启动接着将二次采集的地下水排入到第二个储液罐内部进行储存,以此类推,通过四个储液罐能够对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四个时间点的地下水进行自动定期采集,提高地下水定期采集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水质监测,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污染区地下水质监测定期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1、地下水污染主要指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而使质量下降的现象,地表以下地层复杂,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因此,地下水污染具有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需要在污染区设置定期采集装置对地下水进行采集监测,但是现有的定期采集装置在对地下水采集时存在以下不足:定期采集装置需要通过人工定时启动采集装置才能实现对地下水进行定期采集,人工定时启动容易发生遗漏,造成在某个采集时间点忘记对地下水进行采集,降低定期采集的准确性,并且在采集时地下水中含有部分砂石容易被泵入采集泵中而导致地下水的采集发生堵塞中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染区地下水质监测定期采集装置,其结构包括由支撑环台、旋转台、支撑块和定时泵取机构组成的采集机构,旋转台嵌在支撑环台内侧,并且支撑环台右外侧设有支撑块对定时泵取机构上的支撑臂进行支撑,所述旋转台中部还竖直贯穿有下插管,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染区地下水质监测定期采集装置,其结构包括由支撑环台(11)、旋转台(12)、支撑块(13)和定时泵取机构(14)组成的采集机构(1),旋转台(12)嵌在支撑环台(11)内侧,并且支撑环台(11)右外侧设有支撑块(13)对定时泵取机构(14)上的支撑臂(141)进行支撑,所述旋转台(12)中部还竖直贯穿有下插管(2),并且定时泵取机构(14)与下插管(2)顶部贯通连接,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区地下水质监测定期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121)上端与旋转台(12)上端面相齐平,通过旋转台(12)上端设置的防尘盖(122)对储液罐(1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区地下水质监测定期采集装置,其结构包括由支撑环台(11)、旋转台(12)、支撑块(13)和定时泵取机构(14)组成的采集机构(1),旋转台(12)嵌在支撑环台(11)内侧,并且支撑环台(11)右外侧设有支撑块(13)对定时泵取机构(14)上的支撑臂(141)进行支撑,所述旋转台(12)中部还竖直贯穿有下插管(2),并且定时泵取机构(14)与下插管(2)顶部贯通连接,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区地下水质监测定期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121)上端与旋转台(12)上端面相齐平,通过旋转台(12)上端设置的防尘盖(122)对储液罐(121)顶部遮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染区地下水质监测定期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液管(145)下端还设有排液盖(1451),排液盖(1451)罩在储液罐(121)顶部,排液盖(1451)内部安装有伸缩管(1452)与抽液管(145)下端贯通连接,所述伸缩管(1452)下端安装有排液嘴(1453),通过排液嘴(1453)将采集的地下水排入储液罐(121)内部,排液嘴(1453)内部还设有下压板(145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染区地下水质监测定期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121)内部边缘设置有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宿轩杨章贤钱家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安徽省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