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流控联合超临界系统及制备蛋白-多酚-金属离子三元复合物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48139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联合超临界系统及制备蛋白‑多酚‑金属离子三元复合物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微流控和超临界结合,精准控制原料投料比,获得粒径均一、性能稳定的蛋白‑多酚‑金属离子三元复合物产品。微通道内的微尺度效应可加速物质的混合和反应,提高反应效率,反应时间相比传统方法缩短1‑4h。超临界流体使得在反应过程中能够有效控制复合物的成核和生长过程,获得粒径均一的三元复合物产品,反应结束后易于与产物分离,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流控联合超临界系统及制备蛋白-多酚-金属离子三元复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二)
技术介绍

1、蛋白、多酚和金属离子的三元复合物在食品、化妆品、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在食品领域,该复合物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防腐剂;在生物医药领域,可用于药物载体的构建。

2、然而,传统的制备方法,如搅拌反应法,存在反应时间长、能耗高、产物粒径分布宽等缺点。此外,由于反应体系难以实现精准的物质配比和条件控制,导致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难以达到预期要求,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流控联合超临界系统及制备蛋白-多酚-金属离子三元复合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微流控和超临界结合,精准控制原料投料比,获得粒径均一、性能稳定的蛋白-多酚-金属离子三元复合物产品,实现复合物的高效、精准制备,解决了传统制备方法反应时间长、能耗高、产物粒径分布宽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流控联合超临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联合超临界系统包括蛋白储液瓶(1)、多酚储液瓶(2)、金属离子储液瓶(3)、微流控制器(4)、微流控芯片(5)、反应室(6)、减压装置(7)、过滤器(8)、洗涤装置(9)、真空冷冻干燥机(10)、预热器(11)、高压泵(12)和超临界流体储存罐(13);所述微流控芯片(5)设有微通道;所述蛋白储液瓶(1)、多酚储液瓶(2)、金属离子储液瓶(3)分别通过设有微流控制器(4)的管路与微流控芯片(5)的微通道进口连接,同时所述超临界流体储存罐(13)通过高压泵(12)和预热器(11)与微流控芯片(5)的微通道进口连接;所述微流控芯片(5)的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联合超临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联合超临界系统包括蛋白储液瓶(1)、多酚储液瓶(2)、金属离子储液瓶(3)、微流控制器(4)、微流控芯片(5)、反应室(6)、减压装置(7)、过滤器(8)、洗涤装置(9)、真空冷冻干燥机(10)、预热器(11)、高压泵(12)和超临界流体储存罐(13);所述微流控芯片(5)设有微通道;所述蛋白储液瓶(1)、多酚储液瓶(2)、金属离子储液瓶(3)分别通过设有微流控制器(4)的管路与微流控芯片(5)的微通道进口连接,同时所述超临界流体储存罐(13)通过高压泵(12)和预热器(11)与微流控芯片(5)的微通道进口连接;所述微流控芯片(5)的微通道出口与反应室(6)连通,所述反应室(6)与减压装置(7)连接,所述减压装置(7)与过滤器(8)、洗涤装置(9)和真空冷冻干燥机(10)首尾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微流控联合超临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5内微通道的尺寸为直径50-100μm×长100-20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微流控联合超临界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器采用亲水性聚偏氟乙烯过滤器,孔径范围在22-45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微流控联合超临界系统,其特征在于,减压装置采用背压阀+冷凝分离器,用于使携带产物的超临界流体减压,实现超临界流体与产物的分离。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微流控联合超临界系统制备蛋白-多酚-金属离子三元复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将蛋白溶液、多酚溶液和金属盐溶液加入蛋白储液瓶(1)、多酚储液瓶(2)、金属离子储液瓶(3)中,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进宇郑一凡郭赛琴相兴伟苏维发张红娟杨月张双其翁旭东孙培龙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市浙工大生态工业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