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溶液流速自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47920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3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溶液流速自动控制装置,包括顶板和清洁筒,所述顶板设置在承载板的上方,且顶板通过支撑弹簧与承载板的连接,所述承载板设置在料斗的顶部,且料斗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该溶液流速自动控制装置,换热管内的换热介质在液泵的驱动下将沿着注液管道的外壁螺旋状前进,其在前进的过程中将与注液管道内部的高温溶液进行换热,吸热之后的换热介质将通过第二输送管道输送至进水管的内部,并通过进水管底部的通孔流入套筒和调节球的内部,从而即可对套筒以及调节球进行加热,进而即可通过调节球对冷却附着在清洁筒上的溶液进行加热使其融化,并以此避免其堵塞装置,影响调节工作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装置,具体为一种溶液流速自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溶液的生产以及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其流速流量进行调节控制,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溶液流速自动控制装置典型的如公开号cn214782252u一种便于调节溶液流速的装置,它包括装置底板,所述装置底板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储液囊,所述储液囊两端的内部设有进液调节装置,所述进液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杆、调节旋头、调节挡板,所述调节旋头固定连接于调节螺杆的顶部,所述调节挡板安装于调节螺杆的外部,且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挡板滑动安装于储液囊的内壁,所述储液囊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向上凸起的给液口,所述给液口与底部的储液囊互相连通,所述储液囊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极板,所述储液囊的前端设有溶液出口,其主要特点是装置内设置有进液调节装置,且在溶液出口处设有可调节的出水口挡板,整体为能够为储液囊实现调节溶液出液面积的功能,从而达到控制溶液流出速率的目的,且两侧的装置为同时同步运转工作,保证了储液囊内两侧的稳定与平衡性能,提升了调节的可控性,整个过程实现全自动调节,方便快捷,为原有的电镀流程中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溶液流速自动控制装置,包括顶板(1)和清洁筒(10),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液流速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弹簧(2)设置有三组,且支撑弹簧(2)呈环形阵列状分布在支撑弹簧(2)和承载板(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液流速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4)与第一连接板(5)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板(5)与第二连接板(6)卡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液流速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5)和第二连接板(6)上纵向贯穿螺纹连接有连接件(7),且连接件(7)呈环形阵列状分布在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液流速自动控制装置,包括顶板(1)和清洁筒(10),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液流速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弹簧(2)设置有三组,且支撑弹簧(2)呈环形阵列状分布在支撑弹簧(2)和承载板(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液流速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4)与第一连接板(5)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板(5)与第二连接板(6)卡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液流速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5)和第二连接板(6)上纵向贯穿螺纹连接有连接件(7),且连接件(7)呈环形阵列状分布在第一连接板(5)和第二连接板(6)的连接处,同时连接件(7)的两端均连接有螺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液流速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机构(9)包括套筒(901)、排水管(902)、进水管(903)、调节球(904)、第一输送管道(905)、第二输送管道(906)、换热管(907)和液泵(908),且套筒(901)的内部连接有排水管(902),同时排水管(902)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903),所述排水管(902)通过第一输送管道(905)与液泵(908)的一端连接,且液泵(908)的另一端与换热管(907)的一端连接,同时换热管(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支明沈剑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