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节点、交错堆叠模块及交错堆叠模块化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7790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3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节点、交错堆叠模块及交错堆叠模块化建筑,连接节点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结构的上角件;内部具有空腔结构的下角件,下角件位于上角件底部且至少在空腔结构处连通;以及位于连通的上角件和下角件的内部、且竖直定向的内插件;空腔结构用于在内插件插入后容纳浆料。其有益效果是,连接节点能够连接交错堆叠布置的模块,且内插件独立设置,能够水平移动以适应插接存在水平偏移的上角件和下角件,有效降低交错堆叠的模块间的竖向和水平连接精度的要求,并降低交错堆叠的模块的生产尺寸精度要求,进而提高生产效率,还能降低模块在现场无法准确落位和安装导致的后期调整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块化建筑,尤其涉及一种连接节点、交错堆叠模块及交错堆叠模块化建筑


技术介绍

1、钢结构模块体系建造速度快,装配率高,抗震性能良好,符合建筑工业化趋势而受到建筑行业的高度关注。近年来,为了解决常规钢结构模块“多梁多柱”而导致的用钢量偏大的问题,有相关学者和研究人员提出了采用交错堆叠钢结构模块形式。经过理论计算,该结构形式可以减少用钢量20%左右,工程效益显著。

2、现有交错堆叠钢结构模块体系的连接方式为:下模块的柱顶与上模块的柱脚直接互相插接,这种插接方式对于上下模块的竖向连接精度和水平连接精度要求较高,一旦单个模块的尺寸精度有所偏差,或者需要安装的模块数量多导致累积误差大,则极有可能导致模块在现场无法准确落位和安装,需要在现场进行切割焊接作业调整模块角件构造或将模块返厂调整尺寸,造成较大的资金损失和工期延误。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节点、交错堆叠模块及交错堆叠模块化建筑,其解决了下模块的柱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错堆叠模块化建筑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错堆叠模块化建筑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角件(11)至少包括第一套筒(111),所述第一套筒(111)内部具有所述空腔结构,且所述第一套筒(111)的底部具有开口以和所述下角件(12)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错堆叠模块化建筑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角件(12)包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错堆叠模块化建筑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插件(13)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错堆叠模块化建筑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错堆叠模块化建筑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错堆叠模块化建筑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角件(11)至少包括第一套筒(111),所述第一套筒(111)内部具有所述空腔结构,且所述第一套筒(111)的底部具有开口以和所述下角件(12)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错堆叠模块化建筑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角件(12)包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错堆叠模块化建筑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插件(13)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错堆叠模块化建筑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11)和所述第二套筒(112)的内壁设置多排多列且向上弯折的第一倒钩栓钉(h1),所述第三套筒(121)和所述第四套筒(122)的内壁设置多排多列且向下弯折的第一倒钩栓钉(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峻李祚华王琼张宗军张勇何承乐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