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铝壳锂电池入壳预点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47768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3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形铝壳锂电池入壳预点焊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对称设置有交替完成电池装配的第一装配机构和第二装配机构,第一装配机构和第二装配机构均包括依次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推送组件、固定组件和抽气组件,抽气组件包括用于吸附电芯滑入铝壳时挤出的气体的抽气壳,固定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将装配后的电池下料的下料组件,固定组件用于固定铝壳,第一装配机构中的推送组件推动电芯与铝壳装配的同时带动第二装配机构中的抽气壳移动至铝壳处,第二装配机构中的推送组件推动电芯与铝壳装配的同时带动第一装配机构中的抽气壳与铝壳分离,提高了装配效率,减小电芯与铝壳接触时的阻力,使装配更加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电池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方形铝壳锂电池入壳预点焊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电池制造
,电芯入壳是一个关键的工序,它直接影响到电池的性能和质量。目前绝大部分装配方式通过人工将电芯逐一放入铝壳内进行,导致电芯与铝壳装配质量受人工技术成熟度影响,电芯装入铝壳开口处时极其容易发生刮擦,导致电芯损坏。

2、公开号为cn217983455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方形电芯入壳工装,包括夹固组件及入壳组件,夹固组件包括底板、升降板及调节杆,底板上设置有若干竖直设置的定位柱,且各定位柱均穿设于升降板,调节杆用于带动升降板靠近底板时,以使升降板与底板共同夹紧方形铝壳,入壳组件包括推顶块、载料板及若干导向片,各导向片分别设置于底板上,以使各导向片之间形成一与方形铝壳的开口相对齐的导向孔,载料板设置于底板上,且载料板位于导向孔远离升降板的那一端上,载料板用于承托电芯,推顶块用于将载料板上的电芯通过导向孔推入方形铝壳内。如此,用于辅助对电芯进行入壳操作,能够方便准确地将电芯装入到方形铝壳内,而且还能够兼容于对不同尺寸的电芯进行入壳操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形铝壳锂电池入壳预点焊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对称设置有交替完成电池装配的第一装配机构(2)和第二装配机构(3),所述第一装配机构(2)和第二装配机构(3)均包括依次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推送组件(4)、固定组件(5)和抽气组件(6),所述抽气组件(6)包括用于吸附电芯(7)装入铝壳(8)时挤出的气体的抽气壳(61),所述固定组件(5)上设置有用于将装配后的电池下料的下料组件(9),所述固定组件(5)用于固定铝壳(8),所述第一装配机构(2)中的推送组件(4)推动电芯(7)与铝壳(8)装配的同时带动第二装配机构(3)中的抽气壳(61)移动至铝壳(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形铝壳锂电池入壳预点焊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对称设置有交替完成电池装配的第一装配机构(2)和第二装配机构(3),所述第一装配机构(2)和第二装配机构(3)均包括依次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推送组件(4)、固定组件(5)和抽气组件(6),所述抽气组件(6)包括用于吸附电芯(7)装入铝壳(8)时挤出的气体的抽气壳(61),所述固定组件(5)上设置有用于将装配后的电池下料的下料组件(9),所述固定组件(5)用于固定铝壳(8),所述第一装配机构(2)中的推送组件(4)推动电芯(7)与铝壳(8)装配的同时带动第二装配机构(3)中的抽气壳(61)移动至铝壳(8)处,所述第二装配机构(3)中的推送组件(4)推动电芯(7)与铝壳(8)装配的同时带动第一装配机构(2)中的抽气壳(61)与铝壳(8)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形铝壳锂电池入壳预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单组所述推送组件(4)包括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电机(41)、转动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第一丝杆(42)、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固定台(43)、滑动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推板(44)、开设在推板(44)上的滑孔(45),所述滑孔(45)与第一丝杆(42)相配合,所述电芯(7)与固定台(43)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形铝壳锂电池入壳预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单组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导向框(51)、固定设置在导向框(51)上的支撑板(52)、转动设置在支撑板(52)上下两侧的若干个辊轴(53),所述导向框(51)与铝壳(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令志范利剑潘梅杨柴李志豪谷举举王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