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霉耐水竹基人造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47723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3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人造板领域,公开了一种防霉耐水竹基人造板及其制备方法,该人造板板坯采用竹刨花施胶混合、铺装而成;施胶用组分包括:三聚氰胺、甲醛、改性竹粉、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植物油酸、水;改性竹粉利用改性硅烷偶联剂与竹粉接枝制成;改性硅烷偶联剂利用3‑氯‑2‑肼基砒啶和二硫化碳制成的三唑并吡啶中间体、5‑氯‑2‑(2',4'‑二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和叔碳酸缩水甘油酯制成的疏水改性紫外吸收剂与对苯二胺反应得到功能改性剂,并将其与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制成;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利用DOPO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得到的硅磷偶联改性剂和正硅酸乙酯改性制成,制备出具备良好耐紫外性、抗菌防霉性、耐水性和阻燃性的人造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人造板,具体涉及一种防霉耐水竹基人造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竹材与木材均为可再生的低碳生物质材料,较于木材,竹材具有生长周期较短、产量高等自然优势。竹基人造板是一种具有固定幅面尺寸、可规模化生产的工程竹产品,不仅保存了竹材的物理力学性能,而且具有较高的面内强度、刚度,并具备连续、高效生产等优势,在现代竹木结构建筑工程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

2、由于竹材比木材含有更多的半纤维素、淀粉、蛋白质、可溶性糖等营养物质,因此其耐霉变能力不如木材,且竹材易吸潮,会造成发霉和滋生细菌,现有人造板的抗菌防霉性能主要是通过在施胶用胶水中添加抗菌防霉助剂来实现,但简单物理混合很容易发生抗菌剂的析出现象,进而导致其尺寸稳定性变差,胶合能力减弱,出现表面龟裂等质量问题,且现有人造板存在耐紫外性能和阻燃性能较差的缺陷,进一步降低了人造板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霉耐水竹基人造板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改性竹粉和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霉耐水竹基人造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层表层板坯以及中间一层芯层板坯,所述表层板坯采用细竹刨花经过施胶混合、铺装而成;所述芯层板坯采用粗竹刨花经过施胶混合、铺装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耐水竹基人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竹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霉耐水竹基人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5-氯-2-(2',4'-二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霉耐水竹基人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三唑并吡啶中间体、疏水改性紫外吸收剂和对苯二胺的摩尔比为1: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霉耐水竹基人造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层表层板坯以及中间一层芯层板坯,所述表层板坯采用细竹刨花经过施胶混合、铺装而成;所述芯层板坯采用粗竹刨花经过施胶混合、铺装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耐水竹基人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竹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霉耐水竹基人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5-氯-2-(2',4'-二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霉耐水竹基人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三唑并吡啶中间体、疏水改性紫外吸收剂和对苯二胺的摩尔比为1:1:1~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霉耐水竹基人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功能改性剂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1:1~1.2。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阿伟林港龚明武
申请(专利权)人:点金新型材料研究院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